新京報快訊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近日,中紀委通報山西臨汾一疫情防控檢查組違規收受紅包。
通報顯示,今年2月14日,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階段,蒲縣應急管理局、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開展聯合檢查,在對某煤業公司疫情防控期間的復工復產、職業衛生工作進行檢查驗收時,15名檢查組成員分別收受該公司1000元到2000元不等的紅包。隨后,臨汾市紀委監委查處該案,多人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迎檢成了“公關”
蒲縣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有著“寸土寸金”的美譽,1500多平方公里的縣域面積中,含煤面積在90%以上,地質儲量超百億噸,圍繞煤炭資源形成的工業經濟對全縣GDP貢獻率超過60%。
因此,在全國疫情防控最吃勁的2月,蒲縣在未發現確診病例、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的情況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加快推進煤炭等行業復工復產。
為防止相關企業因準備不充分而出現設備帶病運行、安全管理不到位,甚至搶工期、趕進度,超能力、超強度生產等問題,蒲縣應急管理局、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等單位組織力量,聯合開展檢查驗收,未通過驗收的不允許復工復產。
坐落在該縣喬家灣鄉的某煤業公司,是一座年產能力超百萬噸的大礦。對公司來說,早一天復工復產,就可能帶來上百萬元的收入。為通過驗收,盡快復工復產,該公司迎檢人員起了“歪心思”,琢磨著給驗收人員送點“實惠”。
2月14日,在檢查組對該公司檢查驗收時,該公司負責人決定給驗收人員贈送現金紅包,金額確定為1000元、2000元“兩檔”。
違規收錢當“補貼”
身為縣應急管理局黨總支書記的郭龍虎,自2月3日該局成立煤礦企業復產復建疫情防控驗收工作領導小組后,就擔任驗收工作組組長,負責帶隊檢查。2月6日,該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成立職業衛生驗收工作組后,該小組4人便與縣應急管理局驗收工作組同步開展工作。
據悉,共有19人參加檢查驗收,其中縣應急局15人、縣衛體局4人。就在檢查驗收過程中,涉事公司將數百張百元大鈔塞到了19個人的手里。郭龍虎雖然知道不合適,但仍收下了所謂的“補貼”。
另一名帶隊組長、縣應急管理局主任科員于海泉同樣沒有拒絕。他回憶說:“當時就認為,該企業是自己的管理服務對象,退回去有點不給人面子,以后照顧照顧他們就行了。”
據調查證實,該聯合檢查驗收組共19名成員,除4人拒收外,其余15人都收下了紅包。
3天查清違紀事實
今年1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印發《關于貫徹黨中央部署要求、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監督工作的通知》,對紀檢監察機關開展監督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郭龍虎等人收受紅包后不到20天,臨汾市紀委監委在監督檢查中發現了這個問題線索,當天就實行提級辦理,組織精干力量成立核查組。3月6日,涉案的15人被立案審查調查。
對于郭龍虎、于海泉等人口口聲聲所謂的“補貼”,辦案人員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行為本質上是權錢交易,嚴重違背了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要求,損害了營商環境,敗壞了黨風政風。如果任其發展,勢必會破壞一方政治生態,污染社會風氣。”
該案發生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特殊時期,臨汾市紀委監委迅速啟動疫情防控問題線索“快查快處”工作機制,對涉案的15人作出了黨紀政務處分,違紀所得被予以收繳。
618人上繳紅包禮金
“一是對一線工作人員的管理教育做得還不到位;二是廉政教育壓力傳導不夠,‘一崗雙責’落實不到位;三是對分管領域、分管部門的‘三基建設’關注不夠……”蒲縣縣委常委、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縣長李有紅,在剖析該案發生原因時表示。因對該案發生負有重要領導責任,他被誡勉談話。
不止李有紅,處理結果顯示,除15名收受紅包人員分別受到黨內嚴重警告、黨內警告,政務撤職、政務記過等相應處分外,該縣應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國平,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田盈因落實主體責任不到位,分別受到黨內警告處分;縣紀委監委第四派駐紀檢監察組負責人楊花平、第八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王皇青因履行監督責任不到位,分別被誡勉談話。
對此,臨汾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該案暴露出一些基層單位黨的領導弱化,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主體責任虛化空轉;同時,相關紀檢監察派駐機構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監督作用發揮不足。“必須以強有力的問責推動責任落實。”
在處理涉案人員、問責相關領導干部后,一場為期3個月的“懲前毖后、創優環境”教育活動在臨汾市應急管理系統展開,各單位以案為鑒、以案促改,深入開展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督促約束公職人員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活動期間,該市應急管理系統集中開展收受紅包自查自糾,全系統有618人主動上繳紅包禮金,總計44.4萬元。
編輯 馬浩歌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