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爆發,不但暴露了我國公共衛生安全體系的不足,也讓大家看到了“三農”領域的不足。
尤其是北京新發地的聚集性感染,將進口三文魚及相關海鮮產品都推上風口浪尖。據媒體報道,全國各地市場中海鮮產品的品類和數量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有媒體感慨這是海鮮業的至暗時刻。
疫情對農產品(000061,股吧)銷售的影響是深刻的。但危中有機,經此一“疫”,三農領域也必將引起新的變革,出現一些新的機會。農副產品如何避免從生產源頭到物流運輸再到餐桌不被污染,一方面保障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讓農民、企業安全運營防止經濟損失?答案均不同程度指向智慧農業。
今天,由第一財經和聯想共同舉辦的“智慧創造新價值——行業智能化服務高峰論壇”繼續發出預熱海報,聯想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出街”。案例是陜西延安梁家河蘋果產業的智能化升級。文案顯示,在區塊鏈技術的加持下,蘋果擁有了“智慧”,即使“飛躍千山”也可以認清來源地。
據了解,這是聯想為梁家河蘋果產業打造的一套完整的智慧農業解決方案,通過大數據、區塊鏈溯源以及IoT等技術支持,可以有效整合農事生產、農資管理、銷售渠道、訂單匹配等動態數據及蘋果種植、生產等數據,實現對當地蘋果產業的綜合服務和統一監管。
在這套方案的加持下,通過一個二維碼即可實現對每一個蘋果的溯源——哪塊田上產的,運輸中經過了哪些地點,甚至是土壤的pH值、施肥灑藥情況都能查得到。當然,這僅僅是智慧農業的“冰山一角”,未來還可以實現農業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等等。
在農業領域,聯想還將區塊鏈溯源技術應用于生鮮行業。聯想與上海海關合作推出的生鮮數據溯源平臺,可以貫穿帝王蟹源頭、運輸、暫養、物流到銷售全鏈條,以解決帝王蟹行業食品安全、品質、口感和價格等方面存在的弊病。消費者只要購買了在聯想“數矩溯源系統”登記在冊的帝王蟹,就能知道這只蟹的“來龍去脈”,杜絕商業忽悠。
除了消費者受益,國家也可以獲益。上海海關動植處處長肖文清表示:“區塊鏈技術能有效保證數據真實、透明、不可篡改,可做到對全鏈條的追溯,有助于杜絕走私食品案件的發生,避免國家稅款流失。”
農業作為第一產業,承擔著維系社會文明續存的重任,但正面臨著全球性壓力,耕地流失、土壤退化、氣候異常、環境污染、人口增長和化學品濫用,以及經濟作物基因單一化背后潛藏的毀滅性病害威脅。
以前,中國以占全世界8%的耕地面積養活了全世界19%的人口。在智能化時代,隨著技術的迭代更新,更需要尋找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來應對未來的諸多挑戰和危機。智能科技助力智慧農業,7月8日,吳曉波等行業大咖將助陣聯想行業智能化服務高峰論壇,聯想將帶來怎樣的智慧農業解決方案?答案即將揭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