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5日),針對美方將所謂“香港自治法案”簽署成法,外交部發布重磅聲明。聲明表示:“美方阻撓實施香港國安法的圖謀永遠不可能得逞。為維護自身正當利益,中方將做出必要反應,對美方相關人員和實體實施制裁。”
這是本周以來,中方連續第三日對美發出制裁信號。
▲外交部聲明截圖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動輒干涉別國內政,試圖以單方面制裁的方式逼迫別國就范。
最近在涉疆問題、香港國家安全法以及對臺軍售問題上,美國故伎重施,一邊對中國內政橫加干涉,一邊對華拋出制裁措施。
然而這次,等待美方囂張的政客和企業的,是中方連續發布的對等制裁措施。
對等制裁美國,中方動作“很快”
在7月14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在回應第一個問題時便宣布,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方決定采取必要措施,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實施制裁。
美媒資料顯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一家美國航天、防衛、信息安全及尖端科技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武器制造商,2018年該公司銷售額473億美元,占全球軍售市場份額11%。
中方此次制裁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因為對臺軍售問題:7月9日,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發表聲明稱,美國務院已批準向臺提供“愛國者-3”導彈重新認證,總價值6.2億美元,主要承包商正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趙立堅(外交部網站)
而本周一(13日),美國一家機構和數名政客剛剛登上中方制裁名單。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3日宣布:自即日起對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以及美國務院國際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布朗巴克、聯邦參議員魯比奧、克魯茲、聯邦眾議員史密斯實施相應制裁。
其實上周末,外交部對布朗巴克等人的制裁已經進行了“預告”:7月9日,美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稱,將部分新疆當地的官員列入制裁名單。隨后,趙立堅就在10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針對美方錯誤行徑,中方決定對在涉疆問題上表現惡劣的有關美國機構和個人采取對等措施。
他當時對追問的記者說:“有關細節你很快就會知道。”
果然,制裁名單的出臺并沒有讓外界等太久。
▲美媒關注中國點名制裁美國反華議員
“北京開始反擊”,中國制裁舉措宣布后不久,德國《世界青年報》網站評論道:“北京對一些最惡劣的美國反共煽動者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懲罰措施。”
德媒還稱,這表明,“中國至少不懼怕新一輪的制裁游戲”。
被中國制裁的4個美國人,什么來頭?
雖然中方制裁名單出臺時間很快,但對于制裁對象的選擇顯然經過慎重考慮。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被制裁似乎無需多言,它不僅是此次美國對臺出售導彈的主要承包商,還生產了去年8月美方批準向臺出售的F-16戰機。時任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當時表示,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利益,包括對參與此次售臺武器的美國公司實施制裁。
而在涉疆問題上,中國點名制裁的美國機構和四名個人,皆是劣跡斑斑。
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CECC)成立于2000年10月,近20年來在干涉中國內政方面可謂不遺余力。
2002年10月,該機構發表的首份年度報告便利用人權和宗教等話題無端攻擊中國,并在此后多年持續在涉疆、涉藏和涉港等問題上造謠抹黑中國。
在CECC大力推動下,美國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相繼簽署成法,這種霸權主義行徑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如果說CECC是一個反華政客的“舞臺”,那么魯比奧和史密斯則扮演了在舞臺上賣力表演的“小丑”角色。
據香港《大公報》網站介紹,此二人現均就任于CECC。魯比奧是美國國會參議院去年9月通過的“2019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參院版本的共同發起人之一。史密斯也于去年11月和今年1月先后在兩屆國會推出“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在國會和政府大肆炒作新疆問題。
制裁名單上的布朗巴克,也曾擔任美國會參議員。2018年2月起就任美國務院國際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該職位旨在世界推廣“美國宗教自由”的外交政策。
布朗巴克屢次信口雌黃,以所謂“宗教自由”為名造謠中傷中國,妄圖破壞中國民族和睦。趙立堅2月時曾奉勸布朗巴克,希望他多一些對事實的了解,多一些對他人的尊重,停止利用宗教問題干涉中國內政。
至于克魯茲,此人去年曾跑到香港大放厥詞,將香港警隊的正當執法污蔑為“暴力鎮壓”,而將暴徒惡行美化為“爭取人權和民主的抗爭”,今年又妄稱中國隱瞞新冠肺炎疫情等。在涉疆議題上,他還推動法案,將所謂“打壓維吾爾族”的新疆企業列入黑名單。
如此表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用“表現惡劣”評價他們,絲毫不為過。
中方“出手”被海外網友點贊:美國不能隨意霸凌他國
“香港牌”“臺灣牌”“新疆牌”……為了打壓中國,美國政府和一些反華政客嘗試了各種手段。
在此情況下,中國不得不反擊,對美方有關企業和機構等進行制裁。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在宣布制裁時強調的是將采取“對等措施”和“必要措施”。
有不少海外網友為中方連續“出手”叫好:
事實上,美國在國際社會濫用制裁手段的做法早已引起普遍反感,就連美國自己人都覺得這么做得不償失,甚至可能起反作用。
今年4月,美國《新聞周刊》便刊文提醒:制裁中國?記住,制裁很少成功,更多時候會反彈。
“美國不應指望一方面在全世界近乎瘋狂地圍追堵截中國、毫無底線地造謠污蔑中國、肆無忌憚地干涉中國內政,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國在雙邊和全球事務中給予美方理解和支持。”7月9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向中美智庫媒體視頻論壇發表致辭時表示。
他說:“中國作為一個獨立自主國家,我們有權利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有權利保衛中國人民艱苦奮斗獲得的勞動成果,有權利拒絕任何對中國的霸凌和不公。”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