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8日,巴士管家迎來5周歲生日。巴士管家5周年數據顯示,過去5年通過線下智慧客運服務及線上全平臺的出行人次突破2億,26個省的官方汽車票聯網售票平臺已全面接入,城際定制客運線路累計覆蓋1500多條,互聯網+道路客運新業態賦能增速年均達145%。
數據快速增長的背后,得益于巴士管家平臺產品業務生態的閉環建設。“鐵公機”大交通、城際定制客運、市內出行三大板塊逐步形成互補性優勢,合力構建一站式出行。同時,以“道路客運”銜接大小交通的一站式平臺彌補了目前出行市場空白,道路客運靈活性優勢為“前后一公里”提供了更好的解決方案。
新《客規》開啟定制客運元年,沉淀審視再出發
五周年之際,巴士管家發布《巴士管家五周年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從互聯網+道路客運市場環境、五年深耕歷程及行業經驗訪談中做了進一步思考和總結,重溫從哪出發、為何出發。報告顯示,政策支持、平臺賦能、客企積極求變是互聯網+道路客運的發展“三劑”。
7月15日,交通運輸部修訂發布了《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簡稱《客規》),增加了規范定制客運發展內容,在發車時間、上下旅客地點等方面給予定制客運車輛更大的靈活度。定制客運從頂層設計上進一步規范,開啟了定制客運元年,在平臺賦能和客企聯動下,勢必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巴士管家自2015年底上線定制客運1.0版本,到目前已探索接近5個年頭。通過對江蘇、江西、河南、云南等地15位行業資深從業人士深度訪談,巴士管家總結了目前定制客運發展的幾大思想誤區和運營堵點,表示有部分企業仍然存在沒決心、認識不足、不重視運營等問題。
基于這些思考,巴士管家更好的對過往五年進行了復盤,梳理出在平臺、技術、運營、服務、品牌等八大優勢,從產品完善度和運營豐富度層面輸出系統化能力。最新的定制客運商戶系統也逐步在各地合作伙伴中落地應用,最新發布的6.0版本中對APP大首頁進行了全新升級,將定制客運“城際快線”命名升級為“城際拼車”,一方面降低用戶理解成本,也從產品層面進一步優化城際拼車功能,提高用車響應效率。作為平臺載體,巴士管家通過對B端、C端的持續產品迭代,為定制客運的新一輪發展全面賦能。
啟動智能終端部署,客運新基建全面布局
隨著互聯網+道路客運的不斷深化,智能互聯在客運產業互聯網中的作用也在不斷被證明。五年時間,巴士管家從接入1個省網平臺到26個省汽車票資源實現互聯互通,從單一的在線查訂到在線退改、電子檢票、電子發票全流程電子客票的閉環實現,困擾道路客運行業在線滲透率不高、信息孤島的痛點正在逐步被改善。
線上互聯生態逐步形成標準化體系,但智能互聯的真正落地,既需要生態,也需要載體。自2017年起,巴士管家攜手客運企業對智能場站的建設開始陸續展開,相繼在江蘇、河北、河南、安徽等百余個城市落地智能售取票機。2018年底,巴士管家與微信支付啟動智慧客運合作,對窗口掃碼支付、刷臉支付、電子檢票等場景進行數字化革新,并于2019年正式推出交通客運行業第一臺刷臉售取票機,逐步實現刷臉購票與刷臉進站一站式智能乘車體驗。
2020年,邁著客運新基建的步伐,智慧客運“場站”建設進入全面部署階段。從售取票終端、窗口購票機到進站閘機、檢票閘機全場景對汽車客運站進行布局。同時,為配合新《客規》中放松中途下客管制,解決旅客就近上下車需求問題,巴士管家智慧客運“站外配載”終端設備正在聯調測試即將全面投入使用,更好的為旅客新需求保駕護航。
聚焦新五年,加速市場拓展攻堅戰
巴士管家CEO曹歡表示,面對今年疫情“黑天鵝”,巴士管家團隊表現出了很強的韌性,持續保持著高效的產品技術迭代和市場業務創新,通過“產品+運營+服務”三重驅動,在新的市場環境中尋找突破,助力道路客運新一輪的轉型升級。
2020年作為巴士管家新5年的開局之年,伴著新《客規》的出臺步伐,互聯網+道路客運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巴士管家表示,下一個5年,巴士管家仍將不忘初心,行穩致遠,繼續夯實建設智慧客運,加速推動定制客運“雙百計劃”,實現市場拓展深度與廣度的雙增長,全力打贏新五年攻堅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