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身聽
又有大事發生了,影院復工后首批定檔新片出爐;阿里巴巴出售1.54億股阿里健康股份。
國外也不太太平,TikTok與Google達成超8億美元的云服務合同;臺積電股價邁向歷史新高,盈利超預期后摩根士丹利和花旗均上調目標價。
盒飯財經(daxiongfan)整理了7月17日相關財經大事,了解這一天國內、國外發生的財經大事,了解各行業的要聞。
國 內
影院復工后首批定檔新片出爐
7月17日消息,影院復工日期明朗之后,已經有四部新片火速定檔,分別是《第一次的離別》(7.20)、《妙先生》(7.30)、《我在時間盡頭等你》(8.25)、《蕎麥瘋長》(8.25)。此外,《信條》《鄰里美好的一天》《花木蘭》《1917》《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喬喬的異想世界》《小婦人》《絕地戰警3》《急先鋒》《姜子牙》《新封神:哪吒重生》《溫暖的抱抱》《許愿神龍》《749局》等新片的檔期還在確認中。(TechWeb)
北京全面排查漢堡王,暫未發現問題
今天上午,北京西城、海淀、昌平、大興等多區市場監管局對本市轄區范圍內的漢堡王門店進行“全要素”檢查。執法人員暫未在現場發現相關食品安全問題。(北京日報)
稅務總局叫停電商補稅:不得對某一行業開展多年撒網自查補稅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在網站公布《關于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嚴禁征收“過頭稅費”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要求各級稅務機關,不得組織對某一行業開展多年期、撒網式的風險推送和自查補繳稅費。這相當于叫停了此前個別地方稅務部門向網店推送“風險自查提示”,要求企業自查3年以來存在的稅務漏報問題并補繳稅款的行為。(澎湃)
辦理“攜號轉網”用戶破千萬 你轉了嗎?
工信部消息,截至7月17日,辦理“攜號轉網”服務累計用戶量超過1000萬,用戶規模達到新高度。據悉,98.3%用戶辦理“攜號轉網”后沒有再次轉網,只有1.3%用戶經過比較后又攜回了原有運營商,還有0.4%用戶再次轉網到第三家運營商。
清華大學光學檢測與成像實驗室與美醫研究院開展長期技術聯合研究工作
36氪獲悉,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光學檢測與成像實驗室和北京美醫醫學技術研究院,雙方將開展深度長期的技術聯合研究工作,基于光學檢測、偏振散射成像等原理,并結合AI、機器學習能力,聚焦于解決皮膚問題、皮膚疾病等檢測和識別方面的深度研究工作,實現遠程智能化檢測皮膚問題、皮膚疾病等目標。
方正證券:控股股東方正集團及其子公司被申請合并重整
36氪獲悉,據方正證券(601901,股吧)公告,公司于2020年7月17日收到控股股東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的告知函。告知函稱,方正集團管理人以方正產業控股有限公司、北大醫療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北大方正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北大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與方正集團存在法人人格高度混同、區分五家公司財產的成本過高、對方正集團單獨重整將嚴重損害債權人的公平清償利益為由,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將五家公司實質合并重整。
證監會核發6家企業IPO批文 未披露籌資金額
近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以下企業的首發申請:浙江天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格林達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奧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時天地在線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西域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并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中國證監會)
RELX悅刻舉辦守護未成年人再動員大會
7月17日,國內電子煙行業龍頭企業RELX悅刻通過直播形式舉辦“萬名店主守護未成年人再動員大會”,再次號召線下門店深化執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配合各地展開的“電子煙市場專項檢查行動”。(中證網)
B站將于7月31日舉辦2020年bilibili游戲新品發布會
哩嗶哩游戲今日宣布bilibili將在2020年7月31日20:00舉辦2020年bilibili游戲新品發布會,在這場發布會上共計11組創作者將帶來風格迥異的游戲新品。(網易新聞)
滴滴:1/3網約車內沖突因醉酒吸煙引發
7月17日,滴滴公眾評議會第13期關于“網約車10大不文明行為”的投票結果出爐,累計收到4533條用戶留言和178216次投票,酒后滋事和車內異味分別以63989票、55923票占據乘客、司機不文明行為的最高票。(杭州網)
軟銀再賣出22億美元對阿里巴巴的持股
軟銀集團再賣出22億美元在阿里巴巴的持股。這是該日本企業集團籌集資金以償付債務并回購自己公司股票舉措的一部分。該交易預計將于2024年5月至2024年6月期間結算。該交易包括領子期權合約和買權價差。有關細節披露在6月25日發布的軟銀年度財報的第276頁,但此前未有報道。軟銀集團發言人證實了此次交易的細節。此舉是消除兩家公司之間長達20年關系的最新動向。這筆交易令這家總部位于東京的公司今年累計賣出137億美元阿里巴巴的股票。(彭博)
阿里巴巴出售1.54億股阿里健康股份
36氪獲悉,港交所披露,阿里巴巴7月14日以平均每股22.65港元的價格出售了1.54億股阿里健康股份,持股比例從68.70%降至67.51%。
乘聯會:預計7月份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銷量153萬輛
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進入傳統銷售淡季,但大部分廠商完成全年目標的壓力不減,且去年同期受國六切換影響,環比下滑程度較大。調研顯示,今年7月廠商目標同比增長6%,結合總體市場占比80%的調查樣本,可以初步推出本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大數在153萬輛左右,同比微增3%。(新浪財經)
銀行網貸新規落地:個人信用貸款額度收緊,經營性貸款靈活處理
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經營行為。《辦法》明確,商業銀行對符合相應條件的貸款應采取受托支付方式,并精細化受托支付限額管理。貸款資金用途應當明確、合法,不得用于房產、股票、債券、期貨、金融衍生品和資產管理產品投資,不得用于固定資產和股本權益性投資等。如發現貸款用途違法違規或未按照約定用途使用的,應當采取措施提前收回貸款。(第一財經)
全球半導體企業市值臺積電居首位三星排名第二
專業企業評價網站CEO Score公布的全球半導體總市值數據顯示,以7月10日為基準,中國臺灣知名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積電總市值為3063.45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比排名第二的三星電子(2619.55億美元)高出444億美元左右。半導體銷售額第一的英特爾的總市值則下滑至第四位。(科創板日報)
商務部等7部門:2025年全國將形成1000個小店集聚區
7月16日,商務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的通知》,宣布今年起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通知》明確,至2025年,全國將形成人氣旺、“煙火氣”濃的小店集聚區1000個,達到“百城千區億店”目標。(廣州日報)
蘋果CEO庫克發文揭幕:中國首家Apple Store直營店翻新重開業
7月17日,中國首家Apple Store直營店翻新重開業,蘋果CEO庫克發微博為其揭幕。庫克稱,“Apple三里屯一直在我們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們的團隊努力重新構想各個方面,以為社區提供更特別的體驗,供他們探索、創造和學習。像我們所有的零售店一樣,Apple三里屯將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其中一部分將來自其屋頂太陽能(000591,股吧)電池板。我們很激動歡迎顧客光臨美麗的全新Apple三里屯!”(界面)
國 外
TikTok與Google達成超8億美元的云服務合同
據The information報道 ,TikTok與Google達成了超過8億美元的云服務合同。這份合同被認為是在2019年5月簽署,為期三年。另據報道,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最近考慮將不再使用亞馬遜的AWS云服務。( 億邦動力網)
和碩在印度注冊公司,擬為蘋果代工iPhone
據外媒最新消息,和碩科技近日在印度注冊了一家子公司,為擴大該國的蘋果iPhone生產能力創造條件。和碩科技是蘋果主力代工廠,在中國內地擁有多家工廠,組裝蘋果新款智能手機。對于在印度設立公司和工廠的消息,和碩科技尚未發表評論。(騰旭科技)
亞投行批準首個越南項目,向一家商業銀行提供1億美元貸款
7月17日,亞投行批準向一家越南商業銀行“越南外貿股份商業銀行”提供1億美元貸款。該項目為亞投行的首個越南項目,將用于支持VP銀行擴大向越南的私人部門借款,包括中小企業貸款,用于恢復受到疫情打擊的商業活動。(澎湃新聞)
嗨學網通報調查情況 涉事子公司已停業整頓 開展自查自糾
7月17日下午消息,嗨學網官方微博發布初步調查結果的聲明,表示針對央視“3·15”報道,嗨學特別工作組在第一時間展開調查。嗨學網稱,涉事子公司成都嗨學卓奧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已于2020年7月16日第一時間停業整頓,并展開嚴格自查。視頻中的涉事主管羅某某,已于2020年4月2日離職。
外媒:臺積電預計5nm工藝貢獻三季度8%的營收
據國外媒體報道,臺積電預計其三季度的營收將有8%是來自于5nm工藝。在二季度的財報中,臺積電預計其三季度營收為112億美元至115億美元,即5nm工藝預計將營收8.96億美元至9.2億美元。(TechWeb)
臺積電股價邁向歷史新高,盈利超預期后摩根士丹利和花旗均上調目標價
當地時間11:24,臺積電漲2.9%,創4月17日以來最大漲幅。此前公司第二季度凈利潤超過最高分析師預估,優勢達到六年來最大;此外公司上調2020年銷售增長展望與資本支出預估。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雙雙調升該股目標價,以反映樂觀前景。摩根士丹利分析師Charlie Chan等人在報告中表示,樂觀的經營前景和美國芯片廠獲確認,預計將推動該股進一步上漲。(彭博)
本文為盒飯財經原創,轉載聯系郵箱:yaoyun@jjld.cn,侵權必究!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盒飯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