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盛夏七月,中國家居人度過了忙碌的上半月,又將迎來同樣熱火朝天的下半月。
第45屆中國家博會(廣州)即將于7月27-30日,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拉開帷幕。作為今年國內首個超大型全產業鏈家具展會,中國家博會(廣州)以強大的“新品首發、商貿首選平臺”,為中國家具行業發展賦能,“家建雙展”共同為中國家居行業疫后恢復按下“啟動鍵”,為行業的疫后發展按下“加速鍵”。
7月27日開展在即,蠢蠢欲動、想要親臨現場的你,今天不妨先隨小編一道、提前感受本屆CIFF的精華看點!
品牌優選
彰顯全產業鏈超強制造力量
本屆家博會使用廣交會展館A、B、C三個區,盛大展出民用家具、飾品家紡、戶外家居、辦公商用及酒店家具、家具生產設備及配件輔料等大家居全題材產品,集中力量打造高品質展會,擇優篩選優質品牌,力圖呈現精華看點。
民用家具展以原創設計引領家居設計潮流,云集龍頭企業,網羅民用家具、飾品家紡、戶外家居等領域各類產品,打造專業化、年輕化、時尚化、多元化,外貿及內銷雙輪驅動的一站式采購平臺。
1.2設計定制館、2.2整體設計館,匯聚眾多不但極具設計風格,而且廣受市場青睞的家具品牌。聯邦家私、維意定制、PIY、摩伽等,眾多品質與潮流兼備的實力品牌,將在家博會的舞臺上帶來今年最惹人注目的新品首秀。在展會現場看到實物本物之前,先和大家一起欣賞部分品牌的精品美圖:
聯邦(展位號2.2C01)
12.2軟體生活館、13.2餐廳/客廳家具館,集中行業龍頭品牌和出口轉內銷優質企業。既有敏華、慕思、夢百合(603313,股吧)、甜秘密、全思、金龍恒、大鵬、都市家園、喜盈門、吉徠福、加意堡、永生等老朋友紛紛到場,又有EMMA、朗潤、老木繃床、依蓮娜、心至、松霖、利華等新朋友閃亮加盟。工藝與實用相結合,既面向世界展示超強的制造實力,又根據國內需求量體裁衣,為疫后內外銷市場注入新鮮活力。
▲ 敏華(展位號:12.2C01)
▲ 慕思(展位號:12.2C06)
4.2軟裝設計館,集中展示軟裝流行新趨勢,涵蓋整體空間展示及小型室內裝飾等多品類軟裝題材。家居裝飾品和家用紡織品融合展示,打破材質和品類的界限,維維貝拉、VC Asia、迪斯凱、叁柒製、鉆石星、令高、絲露花雨、田鈺、思聯、加鼎等一批龍頭、新銳企業競相展示首發新品,帶來更多家裝陳設的新靈感:
▲ 維維貝拉(展位號:4.2B31 )
辦公環境展是全球領先的辦公家具展會。無論是龍頭企業還是新銳品牌,都將在辦公環境展上一展各自風采;無論是商貿采購,還是共贏合作,都可在辦公環境展一站式搞定。
本次辦公環境展將與民用家具展同期舉辦,兩展將共享觀眾資源,交叉覆蓋參展人群。疫情導致居家辦公、遠程辦公成為多數公司不得不采取的必要工作方式,辦公生活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強,兩大題材實現產業聯動,既助力參展企業實現流量最大化,也讓觀眾獲得更加豐富的觀展體驗。
▲ 圣奧(展位號:S4.1B01)
辦公環境展精準把握行業新趨勢,緊扣行業風口,大力發展智能辦公、醫療養老、學校家具等新興題材,拓寬行業發展新藍圖,引領行業未來趨勢。
1 智能辦公
▲ 捷昌(展位號:S5.2C01)
▲ 樂歌(展位號:S5.2B18)
2 醫療養老
▲ 金隅天壇(展位號:S5.1C01)
▲ 華燊(展位號:S5.1D11)
3 學校家具
▲ 海基倫(展位號:S2.1B11)
▲ 恒豐(展位號:S5.2B08)
設備配料展,分為生產設備題材(B區一樓)和家具配料題材(C區)。作為業內公認的全球頂尖、亞洲設備配料行業中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專業旗艦展會,設備配料展是集中設備配料新產品、新技術、新概念首發的全行業領先的貿易平臺和信息交流中心。數百家國內外一線機械設備與裝飾材料品牌將到此亮相,涵蓋五金配件、廚柜及衣柜板材、封邊條、表面處理等一系列家具所需的前沿設備、材料和技術。
展會將薈萃最新智能化設備技術,重點展示高速、高效、綠色環保的智能化設備——涵蓋實木加工、板式加工、門窗加工、噴涂機械、輸送設備等各個領域的智能設備和解決方案。
▼ 部分品牌預告
▲ 南興裝備(展位號:S10.1A01,S10.1B01)
▲ 帝龍(展位號:S14.2C01)
以下為大家劇透部分品牌展商
(排名不分先后):
聯邦、敏華、健威、志豪、慕思、夢百合、維意、美盈、圣奧、百利、長江、永藝、冠美、中瑞、中泰龍、天壇、華盛、捷昌、樂歌、南興、弘亞、星輝、星徽、歐派克、亞當斯、聯合之星、吱音、多少、未墨、先生活、素元、璞素、U+、德古春在、FRANK CHOU、如翌、自造社、無盡之形、宋院南禪、清庭、半木、天物、木美、澳珀小杰作、DOMO、物本造、LAMEX、HAWORTH、VITRA、AVARTE、X·WORK、MAGIS、FRITZHANSEN、TRUE、CLESTRA、EMMA、Asiades、PaolinoBacci、Grecon、Leitz、Vollmer、Latexco、Titus、Schattdecor、Impress、VCAsia、維維貝拉、絲露花雨、迪歐、科爾卡諾、瑪祖銘立、鴻業、科勁、京泰、瑪拉蒂、酷家樂、艾德文、名家、富爾邦、多維尚書、洋日居、博泰、全思、甜秘密、永豪軒、美為邦、金龍恒、朗潤、護童、都市家園、喜盈門、松霖、吉徠福、大鵬、貝約、薇閣、永生、GYRO、意外設計、界意、素生、自然家、毯言織造、誠齋、方所、嘿黑有餡、新岱、美在中國、文人空間、傳習、凝具、艾舍人、途利、尊注、輝航、迪譜、阿圖比、藍竹(諾丁山)、米拉諾、萊可麗、星茂、韓韻美家、博悅、諾華、凱芙、鑫美、梵爾納、中潤華源、永威、福人、炬森、圖特、祥興、德悅、奇新、藝庭、德銳、弘歷、百明、令高、迪斯凱、美迪克、天一坊、明圣十三、田鈺、思聯、鉆石星、加鼎、優立、博森、新世紀、坐座、優座、富家、中浩、森途、麗江、華堡、遠大、得力普樂士、豪德、博碩、建誠偉業、威特、聯柔、華劍、源田、上工富怡、恒昌、恒業、新群力、華立、帝龍、泰強、可立芙、華美、齊峰、華旺、卓凱、銓力、悍高、庫博……
精品特展
引領民用辦公未來設計力量
■ “設計之春”當代中國家具設計展
@A區3.2號館
“設計之春”當代中國家具設計展是了解中國家具設計現狀的窗口,是推動中國家具設計發展的平臺,是消費中國家具設計產品的指南;也無疑是今年家博會的重磅亮點。
▲ 設計之春聯合策展出品人
(左起依次:宋濤、周宸宸、溫浩、侯正光)
特邀廣州美術學院家具研究院院長溫浩為總策展人,由其聯合著名設計師侯正光、宋濤、周宸宸共同策展。
展覽共分為品牌驅動、文化驅動、藝術驅動、設計驅動、學術論壇、設計獎項等六大版塊,倡導藝術、設計、生活“三位一體”,以獨立的、包容的認知邏輯重新審視、挖掘當代中國家具設計所獨有的文化、藝術、設計和品牌價值,面向全球釋放中國家具設計的魅力。
品牌驅動板塊以“十二品”為核心,聯合一眾品牌、上演十足戲碼,真實剖析品牌獨特基因及其不凡的深刻意義,從其所擔負的責任及使命出發,為中國家具品牌走向世界注入“強心針”!
▲ 先生活
▲ U+
▲ 多少
▲ 未墨
▲ 自造社
▲ FRANK CHOU
▲ 素元
▲ 璞素
▲ 德古春在
▲ 宋院南禪
▲ Endless Form
▲ 吱音
▲ 如翌
■ 2030+首屆國際未來辦公方式展
@B區11.2館
由中國家具協會和中國家博會(廣州)共同打造,以發掘人本需求、增進跨界對話、展望未來融合為愿景,以未來辦公方式研討為核心,集合優秀品牌和前沿理念,引領行業趨勢,探討未來辦公方式的無限可能。
「Oasis 綠洲」是本屆展覽的主題,一個代表未來辦公,共融、共生、彼此連接,擁有無限生機與可能的終極凝結體和烏托邦世界。
綠洲是空間的概念延伸,囊括辦公和生活功能的重疊:未來的辦公空間不僅承擔價值創造的單一功能,更是融合了人文藝術、智慧科技與自然生態的能量場所,是自我實現、彼此溝通、創造更新的美好之地。
空間扎根「人本未來」「共享未來」「無界未來」「自在未來」「超鏈未來」五大思維板塊,通過產品、圖文、光影、聲效、多媒體等展示手段的深度融合,給予觀眾集真實場景與虛擬交互于一體的復合型空間體驗,啟發人們對自身與空間、自然與社會、當下與未來之間關系的思考。
7月27日 - 7月30日展覽期間,共有9場精彩演講與論壇活動。與品牌聯動、站在更貼近“你”的立場,把研究課題與生活中零散的疑問、暢想變成更具體且實際的話題,通過觀點與趨勢分享,引導觀眾表達自己的見解。
展覽用“無法被定義的未來”探討“辦公”這個隨時隨地每個人都在親歷和思考的課題,期間充滿樂趣,也充滿挑戰,所以格外值得期待。
探索之旅將圍繞10個課題展開,每一個課題都圍繞當下的疑問、現狀與一切“正在發生”的變化,又因為想象與靈感有了全新的延伸。
▼部分參展品牌
▼ 特邀藝術家
▼ 現場效果圖
趨勢聚焦
鏈接家居產業前沿發展力量
■ 2020全球家具行業趨勢發布會
從國際視角出發,提供前瞻性指導信息,引導國內外家具行業健康發展。以“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為特點,匯聚國際家具行業領袖,通過高端對話,多角度梳理當前產業形勢,為全球家具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此外,本屆家博會還將舉辦“灣區城市設計展”、“CIFF設計師材學工作營”、“我的爸爸是設計師”等時尚展示、設計論壇、趨勢發布活動。
“CIFF設計師材學工作營”,由2020設計趨勢風向大會、設計選品之旅、選品對接會、新思潮·2020城際設計力高峰論壇組成,力邀青山周平、曾建龍、黃全、莊子玉,謝英凱、鄧麗司、吳巍、鄭鴻等多位設計大咖,通過趨勢主題分享、大咖選品之旅、城際高峰論壇等豐富形式,為設計與家居帶來前瞻性的思考、為設計師與展商搭建直接高效的溝通渠道,構建設計師專屬的互動交流生態圈。
-For More-
7月27-30日,第45屆中國家博會(廣州),
我們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期待你的到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