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秀中 祝嫣然 林小昭
中國經濟在二季度實現了超預期的增長,下半年經濟會怎么走?
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為下半年經濟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之后,地方紛紛召開傳達學習會議,同時結合自身情況研究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同時,多個中央部委也于近期紛紛召開年中會議,傳遞出下半年工作主要方向。其中,在“雙循環”新格局下,如何擴大內需成為了決戰三季度的關鍵。
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向第一財經表示,建成統一、競爭、有序、開放的市場體系,成為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前提和基礎。
劉志彪表示,要以市場主體的開放促進大規模國內市場的形成,從而有利于塑造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僅是對外開放,而且是對內開放。要從過去強調對外開放,轉向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共同促進和發展,既要以對外開放倒逼對內開放,更要以對內開放促進和提升對外開放的水平和層次。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告訴第一財經,國內循環是推動我國宏觀經濟發展的內部驅動力,而國際循環則是外部驅動力。在內因決定外因的背景下,應該以國內大循環為重點,但也不應忽視國際循環,因為海外因素會從利率、匯率、大宗商品價格等多個途徑影響國內大循環。
著力新發展格局,挖潛力拓空間
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雙循環的格局是增長環境和增長條件的重大轉變,因此,如何融入雙循環成為各地經濟工作部署的根本課題,上海、廣東、江蘇、福建、湖南、安徽等省份近期會議均有提及。
7月31日,上海市委常委會會議提出,著力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更好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上海提出的“中心節點”和“戰略鏈接”,體現中心城市的戰略功能,需要在“雙向發力”中做文章。做節點和鏈接,意味對各路資源尤其是高端資源,擁有集聚和配置的能力。2020年本就是上海“五個中心”的“交賬”之年,建設“五個中心”,本身就是建設“樞紐節點”,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航運、貿易中心,都意味著對全球資源的融通配置。
8月3日,廣東省委常委會會議提出,要把握大勢、發揮優勢,全力參與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全面激活消費潛力,打好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作為外貿第一大省和外向度最高的省份,當前廣東經濟發展面臨的壓力仍然不小。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當前出口形勢仍比較嚴峻。廣東的外向型經濟突出,因此受到的影響較大。在今年中央提出的新發展格局中,廣東面臨著挑戰和機遇。
彭澎說,在融入國內循環過程中,廣東的生產線、設計轉換還是比較容易,關鍵是要有內銷市場。在這方面,要利用廣東展會多的優勢,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廣東的專業批發市場優勢,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廣東的產品豐富、制造業能力強,在參與國內大循環過程中,可以發揮排頭兵作用。
此外,加快補短板、“鍛長板”,穩投資、擴內需,推進新型城鎮化,推進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是構建雙循環的重要內容。安徽省提出,要深入落實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加快長三角一體化,推進合肥都市圈同城化,著力推動“一體化”與“同城化”相結合。
湖南省提出,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大力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穩定和優化產業鏈供應鏈,持續擴大消費需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繼續以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為龍頭推進新型城鎮化。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智庫研究與信息部部長鄭宇劼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就是要解決以往存在的行政區劃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老問題,促進區域內要素自由流動,無論是對服務業的集聚、制造業的提升還是人口的合理布局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進而實現在現有發展水平基礎上再上一個新臺階。
民盟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認為,從需求的角度來講,城鎮化的推進將擴大內需、加大投資,發掘出中國長期增長的最大潛力。
擴內需、穩定產業鏈供應鏈
近日,發改委、工信部、國資委、商務部等部委召開年中工作會議,部署下半年的具體經濟工作。其中,擴大內需、全力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著力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等,成為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7月30日下午,國家發改委召開上半年發展改革工作視頻會議。在部署下半年重點工作時,發改委指出,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大力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細化落實擴大內需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政策舉措。
商務部于7月31日召開的2020年年中黨組擴大會議也強調,今年要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重點發力方向包括:穩外貿,培育新業態新模式;穩外資,進一步擴大開放,優化營商環境;同時,多措并舉促消費,發展服務消費等。
關于如何擴大內需,工信部從消費和投資兩方面提出了更為具體詳細的舉措。
工信部7月27日召開全國工信主管部門負責同志電視電話會議時表示,多措并舉提振消費,全面實施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著力穩定傳統大宗消費;加快發展新型消費業態,推進互聯網和各類消費業態深度融合等。
投資方面,工信部指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制造業重大項目加快投資,支持企業加強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服務化改造。
鄭后成分析,具體而言,擴大內需的著力點有以下幾點:一是要持續擴大國內需求,克服疫情影響,擴大最終消費,為居民消費升級創造條件。下半年擴大最終消費的關鍵點是能否實現居民消費升級。二是要著眼長遠,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此外,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也是下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貨幣政策強調精準導向
央行、證監會、外匯局也在近期召開會議,為下半年重要工作方向釋放信號。
8月3日,央行召開2020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其中,貨幣政策、風險攻堅、金融開放、中小行資本補充等被重點提及。
具體來看,央行下半年重點工作部署圍繞五大主要任務展開: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切實抓好已出臺穩企業保就業各項政策落實見效;守住底線,繼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三年攻堅戰;堅定不移推動金融業穩妥有序開放;不斷深化金融領域體制機制改革;繼續做好金融管理和金融服務工作。
對于市場關注的貨幣政策方向,央行明確了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的基調。這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央行會更多使用直達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合理充裕的流動性更好地進入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在資本市場方面,證監會7月30日召開的2020年系統年中工作會議暨警示教育大會提出了下半年的9大工作重點,其中,包括保持IPO常態化、完善注冊制制度規則、踐行“不干預”理念、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等。
會議強調,要堅持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落實“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方針,保持定力、久久為功,奮力爭取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和服務實體經濟加快恢復發展的雙勝利。
證監會提出,在落實“六穩”“六保”中進一步體現資本市場擔當作為。保持IPO常態化,推進再融資分類審核。加快推進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落地,盡快形成示范效應。推進期貨期權產品創新。
(第一財經記者袁子懿、杜川對本文亦有貢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