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板塊中,食品飲料板塊是市場近年來關注的焦點。Q1在疫情影響下食品飲料行業以抗風險為主,同時部分小食品受益疫情帶來的需求催化出現高增長,隨著Q2全國消費市場和經濟活動有序恢復,中報迎來驗證窗口,在業績回暖預期的支撐下,相關細分行業或賽道公司有望呈現更高的景氣度。
乳業板塊個股日漸分化 貝因美經營業績與股價走勢齊飛
在疫情的催化下,食品飲料細分行業乳業板塊的提升邏輯得到持續強化,同時個股公司分化日漸明顯。據券商報告資料顯示,伊利股份(600887,股吧)(600887.SH)預計Q2利潤端同比實現中雙位數增長;蒙牛乳業(02319.HK)利潤端預計有望實現邊際改善;飛鶴(06186.HK)Q2超預期;澳優(01717.HK)Q2有所調整;而貝因美(002570.SZ)Q2業績迎來連續四個季度的正增長。
業績的分化也體現在了資本市場的走勢上。據wind數據顯示,下半年以來A股乳業指數上漲18.31%,港股乳業指數上漲14.71%。其中,伊利累計上漲36.23%,蒙牛累計上漲33.36%;中國飛鶴累計上漲9.93%;澳優累計下跌16.14%;而貝因美累計上漲46.45%,并于8月3日創近1年歷史新高,漲幅遠高于行業指數及同業。
為什么貝因美下半年以來股價走勢如此強勢,或許對于貝因美的邏輯,國內有一批投資者是非常認可的,或者說,已經開始布局了。
貝因美連續四個季度實現正增長 10億爆款愛加成業績助推器
毫無疑問,今年以來,突發的疫情使得中國乳業遭受較大沖擊,上游奶牛養殖收入明顯下滑,中小牧場資金回流困難,下游銷量亦大幅減少。
在一季度,乳品是一個受累較大的行業。公開數據顯示,12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0家公司營收同比下滑,一片陰影之下,只有兩家乳企實現營收同比正增長,分別是妙可藍多(600882,股吧)和貝因美。
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貝因美實現營業收入7.14億元,同比增長12.79%;實現凈利潤1,295.37萬元,同比大幅增長45.24%。
據悉,這是貝因美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營收凈利雙雙正增長,再根據貝因美7月14日發布的半年度業績預告,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的盈利區間為3000萬元-450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4.63%-136.95%。因此,到今年二季度,實際上貝因美已連續四個季度實現凈利正增長了。
取得如此的好成績,貝因美的高端產品系列愛加貢獻良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貝因美旗下超級單品“愛加”營收突破10億大關,同比增長35.15%。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公司對超高端產品的長期戰略布局,貝因美于7月中舉辦了大國品牌發布暨新愛加上市大會,這是貝因美年銷售達到10億級別的爆款產品在技術革新和包裝升級后的重磅亮相。
在貝因美總經理包秀飛看來,布局一個超級品牌IP,持續優化產品,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升級換代和服務體驗,是貝因美大國品牌的創新靈魂。
此外,貝因美共有4款特醫配產品獲批,這些也是實打實的高端功能性品類。
奶粉國產化替代加速 良好的品牌聲譽助力貝因美市場拓展
前文討論了疫情對食品飲料及細分板塊乳業造成的負面影響,但從另一層面來說,疫情,特別是海外疫情造成的供需矛盾加劇也給乳業帶來了結構性的替代機會。
其實,就算排除了疫情的干擾因素,國產奶粉品牌也在不斷的打品牌,拓領地,加速崛起。根據歐睿數據,2019年國內大牌、國際大牌、其他品牌市占率分別為39.7%/47.5%/12.8%、分別同比+9.4/-4.6/-4.8Pcts。
而此次疫情的爆發,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內品牌替代補位。疫情后,相信隨著市場在恢復,乳品消費反彈,人均乳品消費水平的繼續提高,將更有利如貝因美這樣品牌聲譽優良的企業產品升級和市場擴張。
作為“育兒專家、親子顧問”的貝因美擁有價值巨大的品牌力,并于今年7月在大國品牌發布暨新愛加上市大會上,獲得了央視大國品牌的證書。
《大國品牌》總出品人吳綱介紹,大國品牌主要看中的是品牌質量和社會聲譽,貝因美作為嬰兒配方粉市場的重要品牌,憑借以科學配方+智造技術+國際化標準體系為核心的小貝智造方程式,完成了世界級工廠的圖騰和國際化品牌的影響;在推進中國母嬰事業發展的創新能力以及在社會責任領域的巨大貢獻,都體現了一個大國品牌的責任與擔當。
貝因美創始人及董事長謝宏表示,大國品牌戰略意味著貝因美將國家榮譽感與社會責任感注入品牌運營,把專為中國寶寶研制的理念落實到產品創新,形成新的大國品牌服務體系。
回歸資本市場角度,如開篇邏輯所述,A股市場食品飲料板塊正迎來中報驗證窗口,可重點聚焦A股乳業代表企業,而貝因美作為老牌乳企,下半年以來股價漲幅近50%,表明公司價值正在逐步釋放,體現出消費大白馬的穩健性和確定性,可對其保持一定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