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系的波動會對世界經濟產生什么影響?8月10日,《相對論》之《部長共話:下半年,這么干!》第五期,與易綱、黃益平、溫彬共話。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黃益平: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發生經濟沖突,這對世界經濟絕對不是一個好事情。美國是一個高度開放、科技領先的經濟,中國是一個高速發展,同時也是開放度很高的經濟,所以對我們下一步的經濟發展肯定不是一個好事情。大家比較關心的我們國家產業鏈的問題,將來如果經濟沖突持續下去,產業鏈的不確定性就會增加。我經常說高關稅很可怕,但其實是政策的不確定性更可怕。企業家是有辦法來應對高關稅的,但是碰到一個政府不知道下一步采取什么措施,不管什么措施都是要打擊你,這樣我們經濟將來不確定性很大,所以這個難度會非常大。
但是我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應對,比如還是要跟美方談,不能一拍兩散,更多把注意力放到世界其他地區,歐美、日本、亞洲、非洲、拉美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一起合作。
總之,過去40年中國經濟成功,最主要就是兩條,一個是改革,一個是開放。我們現在已經變成是大國經濟,也可能再過幾年以后變成高收入經濟,我們可以更多依靠我們國內的需求來支持經濟增長,但這并不是意味著國外的需求就不重要了。相比較而言,國外國內都重要,但是國內這一塊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編輯 吳夢萱)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