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份上市銀行半年報來自江蘇銀行,該行凈利潤同比增長3.49%,小于營收增幅。
半年報顯示,江蘇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增速3.49%、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33%,雙雙實現正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資產質量方面,江蘇銀行明顯加大了轉銷力度,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大幅增加,報告期末不良貸款率為1.37%、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46.82%、較年初提升14.03個百分點。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0萬億元、同比下降9.4%。其中城商行凈利潤增速同比降幅2.06%,民生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郭其偉認為,城商行依托更高的同業負債占比,保證了息差的穩定;“率先解決風險包袱的股份行、城商行以及個別優秀上市銀行將有望實現輕裝上陣,在資產質量和業績基本面的改善進程上更能一馬當先。”
上半年凈利增速降幅大于營收
8月14日晚間,江蘇銀行披露了A股首份上市銀行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江蘇銀行資產總額2.2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7.77%;各項存款1358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56%;各項貸款1138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44%。
廣為關注的是,在銀保監會近日發布二季度銀行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凈利潤少見負增長的情況下,江蘇銀行交出了一份營收、凈利潤雙雙正增長的答卷。不過,相比往年,該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均有所放緩,尤其是相比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速降幅明顯更大。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江蘇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50.57億元,同比增長14.3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1.46億元,同比增長3.49%。
和往年同期相比,該行營收、凈利增速均有所放緩。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三年間,江蘇銀行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0.11%、10.93%、14.88%。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該數據為3.49%,增速同比下滑了11.39個百分點。
仔細翻閱財報不難發現,其中原因主要是,江蘇銀行信用減值損失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3.23%。今年上半年,江蘇銀行的信用減值損失為98.94億元,去年同期為74.26億元。截至報告期末,該行撥備覆蓋率246.82%,較上年末提升14.03個百分點。
一方面是凈利潤增速放緩,一方面是撥備覆蓋率明顯提升。和這種情況相對應,回到江蘇銀行半年報,值得注意的是,三個方面數據的變化:一是轉銷大幅增加,上半年轉銷32.16億元;二是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大幅增加,零售條線資產減值損失準備大幅增加;三是撥備覆蓋率明顯上升了14個百分點。
很明顯,今年上半年,江蘇銀行不良貸款核銷、認定趨嚴。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江蘇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余額占不良貸款比重為84.11%,比年初小幅下降了2個百分點。過往業績報告顯示,早在2017年,江蘇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剪刀差”就已降至1以內,持續維持在0.8-0.9的水平。
江蘇銀行方面人士介紹,“一直多措并舉持續加大風險管控力度,把金融科技運用到風險防控的各個環節中,風險管理有效性持續提升”,“今年,在內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壓力驟增的背景下,實現資產質量保持穩健、風險抵補能力充足。”
存款規模增速遠超貸款,不良率較年初微降
在規模增長上,盡管受疫情影響,但江蘇銀行并未停止擴張腳步。截至今年6月末,江蘇銀行資產總額2.2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7.77%;各項存款1358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56%;各項貸款1138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44%,占總資產比例51.06%、較去年末進一步提升,不過貸款約增速較存款明顯放緩、經營穩健。
分領域具體來看貸款投向上,該行公共行業如科研技術、衛生管理和社會保障等幾大行業貸款與墊款占比上升;房地產業的貸款余額在全行貸款占比由上年末的5.72%增加了1.79個百分點至7.51%;建筑業的貸款余額占比較上年末增長了0.28個百分點至3.51%。此外,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貸款余額占比有微降。
此外,江蘇銀行上半年規模增長,進一步加大實體經濟投放力度,還有這幾個看點:
小微業務增勢穩健。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52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04%,占全部貸款比例40%,占對公貸款比例超過70%。不良貸款率1.30%,普惠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1.72%,均較上年末下降。
零售貸款占比進一步提升。零售貸款余額4153億元,較去年末增長10.48%,占全部貸款余額36.46%,較去年末進一步提升(去年末占比36.13%)。
江蘇地區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江蘇地區信貸投放余額占總信貸投放余額比例為82.43%,較去年年末提升0.66個百分點。
在資產質量方面,如上文提及,報告期末江蘇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37%,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占比1.83%,較去年末下降0.1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 246.82%,較上年末提升 14.03 個百分點。此外,該行上半年信用卡透支余額192億元,同比增長 15.63%;但信用卡業務不良率進一步降至1.59%。從指標看,其資產質量優于商業銀行平均水平。
在其他業務亮點上,江蘇理財業務凈值化轉型加快。理財產品余額3,657億元(較上年末降2%)。保本理財占比進一步壓降至8.41%,凈值型產品占比進一步上升至55.33%。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托管業務規模超過2.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1%,規模居城商行前列。
業內:率先解決風險包袱的部分股份行、城商行有望一馬當先
8月10日,銀保監會發布發布《2020年二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顯示,不同于以往銀行業凈利潤的持續正增長,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0萬億元、同比下降9.4%。除民營銀行、外資行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加外,其它類型銀行如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凈利潤增速分別同比下降12.04%、8.49%、2.06%、11.42%。
彼時,券商中國有分析報道,凈利潤增速的下滑反映出二季度銀行業加大不良貸款確認和處置,以及加大貸款撥備計提力度——“監管多次提及將督促銀行保持利潤合理增長,做實利潤、用好利潤,及時填補撥備缺口,全面覆蓋風險損失,適當降低分紅,不增加獎金,把有限的利潤更多用于資本補充,提高風險抵御能力。”
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下同)不良貸款余額2.74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24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94%,較上季末增加0.03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方面,二季度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余額為5.0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2060億元,撥備覆蓋率環比下降0.80個百分點,但仍達到182.4%,顯著高于監管要求——資產質量和風險抵補的相關監管指標佐證了這一變化趨勢。
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加大撥備計提力度,體現了在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IFRS 9)所規定的預期損失法下的動態撥備安排,以及針對非信貸類資產、表外問題資產回表等進行的預防性舉措。
拆解二季度不同類型銀行的資產質量數據,股份行和城商行資產質量領先;二季度末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的不良率分別為1.45%、1.63%、2.30%、4.22%,環比分別增加6bp、-1bp、-15bp、17bp;對應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28%、204%、153%、118%,環比分別增加-4pct、4pct、3pct、-4pct。
“股份行和城商行的撥備覆蓋率逆市上升,風險抵御能力在實現風險出清后確實得到了加強。考慮到國有行和農商行為代表的小型銀行,其不良貸款在加強確認以后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進行化解處置,我們預計四類型銀行的不良率在年內還會保持趨勢性地上升和下降,所以二季度的資產質量表現會是銀行業的分水嶺。率先解決風險包袱的股份行、城商行以及個別優秀上市銀行將有望實現輕裝上陣,在資產質量和業績基本面的改善進程上更能一馬當先。”民生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郭其偉認為。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