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市群內落戶資格互認來了!寧波、廣州先下手為強
當前,隨著都市圈和城市群的發展,人才在城市群內部的流動更加便捷,城市群作為人才爭奪的重要載體,優勢不斷顯現。以城市群為單位的人才爭奪2.0階段初具雛形。
近日,寧波發布政策再度放開落戶條件,該政策自今年9月11日起施行。寧波本次戶口遷移政策調整,主要涉及放開放寬居住就業落戶、投資創業落戶、人才落戶條件和便利長三角地區人員落戶等4個方面,調整力度很大,其中最大的亮點是,長三角城市群戶籍準入年限,實現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同城化累計。
據“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要求,寧波規定,在寧波市合法穩定就業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在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繳納的社會保險在申請落戶時可累計納入該市繳納年限。
寧波之外,8月13日,廣州舉行第165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起草情況介紹專題),《草案》提出,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的人才入戶積分,在廣州可獲累計認可。
廣州市司法局立法二處處長程應游表示,面向特定地區放寬戶籍限制,縮減專業人才入戶時間,這在國內地方立法中尚屬首次。《草案》如獲通過,廣州將是國內首個實現跨地區落戶積分互認的城市。
實際上,對京滬以外的絕大多數城市來說,本科以上的人才落戶都已經比較簡單,但大專以及其他技能人才的落戶在不少大城市仍有一定門檻。因此縮短專業人才落戶時間,對這些城市產業發展尤其是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廣州提出要大力培養高技能人才。2019年,廣州實施培育“羊城工匠”5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3年底實現高技能人才突破100萬人的奮斗目標。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廣州的發展,仍需要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近年來廣州落戶了一系列重大項目,這些大項目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
作為制造業大市,高技能人才對寧波發展和升級尤為重要。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寧波不可能跟上海、杭州拼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寧波應該聚焦高端制造業。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
今年4月9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
促進長三角、珠三角兩大城市群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可以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兩大城市群的發展。
彭澎說,當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有利于加速人才、人口向重點城市群集聚,加速勞動力在城市群內部的自由流動,大幅提升城市群整體競爭力。
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城市群內部的人才流動比例持續升高,三大城市群的區域人才留存能力不斷提升。以城市群為單位的人才爭奪2.0階段初具雛形。
當前,在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內,有多個一二線城市,對人才而言,在城市群內部就業不僅選擇面大,而且跨城流動的成本低。
彭澎分析,城市群、都市圈是未來我國高質量發展、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平臺,中心城市、中心城區有很強的創新能力,主要發展現代服務業,周邊地區有勞動力和制造業,兩者結合會產生更強的競爭力,有利于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實施步伐。要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
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也有利于加快推進都市圈和城市群的一體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