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過后,仍有超600名互聯網醫生在線守候;一位山東濰坊的兒科大夫一年來線上服務了超8000名患者;疫情期間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10萬海外僑胞線上問醫……8月19日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首個醫師節,阿里健康發布《2020互聯網醫生生態報告》(后簡稱《報告》),展現互聯網上的醫生風貌。
80后醫師占比近半 成線上骨干力量
《報告》顯示:目前,活躍在阿里健康互聯網醫院上的醫師超過60000名,覆蓋全部傳統科室,涵蓋老、中、青三代醫師圈層,當中80后占比接近50%。他們平均學歷碩士,從事醫學工作9-10年,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廣東、浙江、北京、山東、江蘇五個省市的醫生“入網”最為踴躍。
80后之外,平臺也不乏高齡醫生。今年88歲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陳文彬,投身醫學已有65年。今年2月份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他察覺到病人線下就醫困難,決定火線入駐阿里健康互聯網醫院,通過小小一塊手機屏,將他的專業知識傳遞給國內外患者。
零點后超600名醫生在線“上夜班”
互聯網,夜不眠。零點過后的阿里健康互聯網醫院上,仍有超600名醫生在線守護。《報告》顯示,晚間患者咨詢最多的TOP10科室,分別為:普通內科、皮膚科、婦產科、兒科、男科、全科、骨科、口腔科、肛腸科、中醫科。
2020開年的疫情造成社區封閉式管理和線下就醫不便,但正是這段時間,網上的問診、咨詢卻沒有停止過。在針對武漢地區的義診活動中,醫生人均日接診量100人以上,呼吸科部分醫生人均日接診量在200人以上。
全球疫情加劇期間,阿里健康組織針對海外華人華僑、留學生的免費健康咨詢服務,全國萬名醫生積極報名,貢獻出自己的時間。超10萬海外僑胞通過手機成功跨國問醫,覆蓋美國、英國、法國、瑞典、日本、馬來西亞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專業強、服務好的醫生線上最“漲粉”
《報告》顯示:專業能力強、服務態度好的醫生,在互聯網問診中最容易“漲粉”。平臺好評度最高的前十名醫生均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等“三甲”醫院。其中,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兒科的主治醫師朱若塵,是過去一年中收獲最多患者好評的互聯網醫生,僅在過去30天中她便收獲24個好評。在“五星”評價欄中,許多患者評價她:“回復及時,態度認真,解釋透徹,建議合理”。
山東濰坊安丘市中醫院兒科的主治醫師郭晴,因為有優質的服務吸引了不少“媽媽粉”,成為一年當中服務最多患者的互聯網醫生之一。郭晴所服務的8000多名患者中,絕大多數都是焦慮和緊張的媽媽們,她們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孩子感冒發燒、食欲不振、喂養不當、合理用藥等等,凌晨1點多,經常會有焦急的媽媽向郭晴求助。時間一長,認郭晴作家庭醫生的“回頭客”也越來越多。
附:《2020互聯網醫生生態報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