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實踐中仍有部分機構無證駕駛。
8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在2020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要推進審慎監管和行為監管相結合,提高監管有效性。資管新規明確資管業務是持牌業務,無牌照不得經營,但在實踐中仍有部分機構‘無證’駕駛。
范一飛指出,以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為例,據統計,我國有超過5000家財富管理公司,主營業務是代銷基金等金融產品,其中相當一部分存在無牌銷售保險、公募基金及設立資金池等問題,給金融穩定帶來嚴重威脅。
對此,范一飛表示,一方面,要以對業務的實質性監管為核心,堅持審慎監管,嚴格市場準入,財富管理公司從事相應銷售業務必須向金融管理部門申請牌照。另一方面,借鑒國際經驗,以保護投資者權益為出發點,加強行為監管,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完善信息披露要求,進一步提高監管的有效性、適應性和前瞻性,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公平競爭。
范一飛表示,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是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本著實事求是原則做出的政策安排,不涉及資管業務監管標準的變動和調整。金融機構是資管業務轉型升級的第一責任人,要按照金融管理部門工作部署,在新的過渡期政策下,立足自身實際,主動完善整改計劃,盡早完成整改任務,鞏固防風險成果。
同時,范一飛強調,資管行業要繼續堅持回歸本源,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有序嚴格落實破剛兌、去通道、限嵌套等監管要求,堅決防范結構復雜的產品死灰復燃,加快新產品拓展,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據介紹,我國資管行業正在步入規范發展軌道。截至目前,已有21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經批準設立,17家已經獲批開業,實現了潔凈起步、輕裝上陣。至2020年6月末,資管產品募集資金余額約80萬億元,較資管新規發布前下降7.4%。資管產品在逐步壓降存量非標資產的同時,通過增加對債券、股票以及金融債和存單的投資,支持了實體經濟。截至2020年6月末,資管產品配置到實體經濟的資產余額39.6萬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2.4萬億元。
此外,范一飛指出,行業亂象得到有效遏制,影子銀行風險明顯收斂。資管行業按照政策要求,整治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資管產品來源于同業的資金規模和比例持續縮減,長期限、凈值化產品發行增加,期限錯配程度和杠桿率整體下降,通道業務、各類結構復雜產品規模持續收縮,以錢炒錢、資金空轉現象明顯減少,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緩釋。影子銀行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16萬億元,同業理財較高峰期壓降近9成。
范一飛表示,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果斷規范資管業務、治亂象防風險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近年來剛性兌付、多層嵌套、資金池運作和非標投資等資管亂象,不僅使得資管機構異化為信用中介,資管行業偏離了直接融資本源,而且放大了宏觀杠桿,擾亂了金融秩序,如果沒有當時的及時處理,在疫情沖擊下防范金融風險的形勢將更加復雜嚴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