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中小微企業智慧成長計劃-金蝶云·星空工程項目生態論壇上,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IT管理部部長蒙方明,發表了《華為海洋IT業務重構》的演講,本文為蒙方明先生演講實錄分享(有刪減)。
今天我主要分享華為海洋IT重構項目的背景,與金蝶團隊的合作歷程,以及經驗總結。
項目背景:華為海洋公司簡介
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富有創新力的海底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我們提供端到端的水下通信系統交鑰匙工程解決方案,已完成全球6萬多公里新建海纜的建設與交付,項目遍及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60多個客戶。
今天的主題是工程項目,華為海洋一直在細分海洋領域發力。在項目上,可以簡單舉個例子,像蘋果、谷歌、Facebook、阿里、騰訊等企業,他們在全球各大洲都建立了大量的數據中心,這些數字中心需要基礎信息寬帶的部署來實現連接。同時有些島國主要靠微波或者衛星,這種通信是比較慢的,而通過華為海洋超大帶寬的部署,可以幫助他們實現4G、5G的終端應用和數據中心互聯,讓智能世界成為可能。
這些項目成績得益于我們領先的研發測試以及制造能力。我們在北京設有1.2萬公里的系統設計和海纜系統模擬測試中心,在東莞的南方工廠有全球最大的無塵實驗室,因為海底工程維修的高額成本,所以我們的要求是需保證25年無故障。
華為海洋IT平臺建設項目歷程
目前,海底通信網絡業務成為了國際關系的焦點,因為原來IT的廠商產地授權等問題,華為海洋的IT整個平臺需要在短時間內進行重構,以保證核心業務的連續性。
去年11月底,我們確定了國產化選型工作,并在12月中旬完成 POC,需要在今年2月29日(含春節假期),僅僅2個月的時間內完成IT平臺的搭建。
我們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在產品技術方面不斷創新,憑借強大的研發能力、豐富的產品陣容、成熟的項目管理團隊,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堅持為客戶提供靈活可靠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實現其商業價值與成功。
以下是我們對數字化轉型的幾個要求:
1、實現“客戶交互方式”的轉變:與客戶做生意更簡單、更高效、更安全;
2、實現“作戰模式”的轉變:對準一線精兵團隊作戰,實現領先于行業的服務體驗和運營效率;
3、實現“平臺能力”提供方式的轉變:實現關鍵業務對象數字化、能力服務化;
4、實現“運營模式”的轉變:實現數字化運營, 簡化管理,加大對一線授權;
5、云化、服務化的IT基礎設施和IT應用。
挑戰:涅槃重生,拔掉煙囪
華為海洋已有12年歷史,在資產保全方面的業務模塊很多,從設計到研發制造,還面臨著全球采購的壓力。海洋網絡的業務跟其他業務不同,比如華為傳統的項目交付管理模式,很多時候是按一個國家內的多站點交付,而海纜業務是跨洲的、多國的。建設一條海底通信網絡成本很高,是多國、多組織項目運作以及財務結算模式,基本上按億美金來算。所以一般需要幾個運營商合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推動整個IT變動是非常困難的。
在這些困難下,項目確認后我們立即成立了公司級的項目組,開始了與金蝶合作。金蝶的專家團隊快速理解了我們的戰略意圖和業務需求,迅速對我們的各個模塊做了客戶化的解讀與方案提供,將海底通信網絡和智慧城市等新業務統籌考慮。在POC第一輪,提出了以工程項目為核心的大供應鏈、大制造的整體解決方案,從IPD的落地,到工程項目管理的生命周期管理,到生產制造,再到全球的供應采購,確定了清晰的主線。
在短短9周時間,要完成這么多模塊的項目交付,保障業務的連續性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和金蝶專家團隊對需求進行了分組分期,主要保證核心模塊不掉隊,最終順利上線。
作為華為海洋、金蝶的重點工程,如何實現高效有序的部署,這是一個巨大的課題。因此,我們做了五大方面的探索:
1、項目團隊:雙方項目組快速磨合,按業務領域區分子項目組,顧問與關鍵用戶一對一的對接。
2、項目溝通:制定詳細的溝通計劃,使用華為WeLink軟件,保證雙方協同辦公,及時協調問題解決。
3、敏捷開發:得益于金蝶云開發平臺,將星空、蒼穹、云之家、HR四大產品線集成,貫通主數據和業務流程,協調與解決開發中的重大疑難問題。
4、測試協同:搭建測試管理系統,實現高效協同。
5、階段確認:在項目各階段、各團隊之間及時確認。
項目運作:金蝶云·星空,業財一體化
在項目運作上,我們的管理要求是:架構有方向,推進有速度,過程有監控,后勤有溫度,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要保證誰都不能掉隊。
在雙方團隊的通力合作下,華為海洋實現了 68天替換184個IT系統,完成國產化替代的傳奇歷程。以客戶為中心的華為海洋,要在短短時間內完成IT系統實踐,以保證業務的連續性,而同樣將客戶需求放在第一位的金蝶云·星空,憑借過硬的產品實力以及高效敏捷的交付服務,幫助華為海洋在2個月的時間完成了IT平臺的搭建,項目如期上線。這是國內企業“國產化替代”吹響的第一聲號角,也是金蝶與華為海洋共同創造的奇跡。通過以金蝶云·星空為主的金蝶產品,我們基本上實現了以項目為中心的業財一體化,將項目管理、會計財務、供應、采購、PLM生產制造與物流,都在一個系統上實現了,支撐了從項目立項、合同錄入,人力資源、供應采購、分銷商等的運作,保證了項目從人員到部署、計劃到成本,以及財務結算的可控性。
項目成果:
一期上線成果總結
1、保證了華為海洋業務的連續:剝離并重構了 LTC、PTP、ITR、IPD四大核心業務流程,實現端到端的數據流轉,夯實企業運營管理,承接優秀業務能力。
2、剝離并遷移業務數據:把華為海洋所有產品數據、文檔等數據資產完整準確遷移到金蝶云·星空PLM,實現PLM系統順利切換。
3、滿足多地協同辦公和業務內控的基本要求:通過云之家門戶單點登錄,實現跨組織審批查詢等功能,保證了企業運營效率。
4、、補齊財務和HR的缺失職能:搭建華為海洋業財一體化管理平臺
二期上線關鍵成果
在一期項目的基礎上實現了功能上的優化,以及應用性上的提高,把所有的審批業務電子流都補齊了,保證了業務的可控性。
一個系統離不開長期的運營,在金蝶本地化團隊的支撐下,在金蝶云·星空系統上線以后,我們跟天津金蝶的駐場團隊聯合辦公,同時通過金蝶云·星空研發團隊的支撐,最終實現了業務連續性的核心目標。
IT項目上線回顧
華為海洋與金蝶項目組,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堅守重地,大年初三開展開工動員會,溝通復工安排,初八就從全國各地奔赴前線,最終金蝶云IT平臺如期上線,保障了我們業務的連續性。
。℉MN_金蝶&華為海洋上線視頻回顧)
從3月1日到6月30日,IT系統上線的4個月時間里,我們一共完成了審批業務單據近2萬個,實現了業務連續性的需求。同時我們也在總結經驗,查看所有單據的處理量、處理時間,還有異常單的終止情況,并逐步分析,提出改進意見。
在項目過程中,我們遵循PMOP—項目管理運作流程,把整個項目從規劃推行到業務運營端。后續,我們要把整個管理體系固化與運營,在金蝶系統上線以后,這些指導書要逐步變成業務部門的流程規范類的指導書。
非常感謝挺身而出和奮斗不已的三方團隊,在這里,用我司常說的兩句話“燒不死的鳥是鳳凰”,“狹路相逢勇者勝”為今天的分享做一個總結。再次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