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官宣:第三批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正式公布中選結果:外資“大撤退”,本土“大混戰”
經過8月20日申報、競標之后,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公布全國藥品集中采購(采購文件編號:GY-YD2020-1)擬中選結果,進行公示。8月24日,公示結束,聯合采購辦公室開展了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公布正式中選結果,具體執行日期另行公告。
本輪集采涉及品種56個,品規82個,金額226億元,共194家企業參與,涉及50多家國內外藥企,共遞交354個品種的報價,最終123家企業191個品種中標。在此次入圍的191個品種中,降幅最大的是齊魯制藥奧氮平口崩片,降幅高達96.82%。
外資藥企僅有輝瑞、優時比、衛材中標,其余如安斯泰來的頭孢地尼膠囊,拜耳的鹽酸環丙沙星片、百時美施貴寶的阿哌沙班片、卡托普利片,勃林格殷格翰的鹽酸氨溴索片,禮來的頭孢克洛膠囊,諾華維格列汀片,默沙東孟魯司特鈉顆粒等品種由于報價等因素退出了這場大混戰。
這與往年也有了不同,首次“4+7”帶量采購,有阿斯利康(吉非替尼)和BMS(福辛普利)兩個外企中標。“4+7”擴圍,賽諾菲(氯吡格雷、厄貝沙坦氫氯噻嗪)、阿斯利康(吉非替尼)、BMS(福辛普利)、默沙東(孟魯司特)、禮來(培美曲塞)等多家外企最終中選。第二輪國家集采中,拜耳(阿卡波糖、莫西沙星)、勃林格殷格翰(美洛昔康)、新基(白蛋白紫杉醇)、山德士(辛伐他汀)中標。
此前輝瑞的立普妥等藥物并未進入集采,但根據其2020年上半年財報,其非專利藥部門普強(Upjohn)依舊在下滑,上半年同比大幅跌31%,主要原因是在美國丟掉了Lyrica的獨家經營權;但驚人的是普強在中國增長了17%,居然還是得益于在帶量采購中出局的立普妥(Lipitor)和絡活喜(Norvasc)。
而另一家在財報中點明中國醫藥(600056,股吧)政策顯著影響銷量的是拜耳。二季度,拜耳制藥營收下滑8.8%至39.92億歐元。拜耳一方面指出由于COVID-19導致醫院運營受限,一部分治療被推遲導致產品銷售受限;另一方面,中國的帶量采購政策大幅降低了糖尿病藥物阿卡波糖(拜唐蘋Glucobay)價格,當時拜耳以0.181元/片的低價成功中標,降幅達91.56%,這直接導致其銷售額大幅下降了73.8%,且無法通過由此產生的銷量增長來抵消。
此前賽諾菲也曾在財報中強調由于進入集采,其中國銷售受到影響而下滑。
興業證券醫藥團隊今日發布報告稱,此次規則基本延續第二批集采方案。從此次集采方案來看,其規則基本延續第二批集采的基本構架,僅在部分細節方面做出了微調。
價格降幅逐漸常態化。此次第三批集中采購共納入了56個品種,品種數量接近前兩批之和。擬中選藥品品規191個,平均降價53%,最高降幅超過95%。從價格降幅上,此次價格降幅基本延續4+7帶量采購(平均降幅52%)和第二批帶量采購(平均降幅53%),總體來看價格降幅正逐漸走向常態化。
但此次集采亦出現一些新的變化。一方面,此次外資企業的參與度低于前兩批集中采購,共計三家外資企業入圍,分別為衛材(甲鈷胺片)、輝瑞(利奈唑胺片)、優時比(左乙拉西坦),其中部分品種降幅超過90%。相比于4+7擴圍外資中選品種7個、第二批集采外資中選品種5個,此輪集采品種數量更多,但外資中選數量相對降低。另一方面,在部分競爭較為激烈、用量較大的品種上,此輪集采出現極低的產品單價,例如二甲雙胍等。
集采影響正逐漸脫敏,長期關注核心資產和創新類標的。整體來看,此輪集采較第二批集采變化不大,市場預期相對充分,其影響正逐漸脫敏。展望未來,仿制藥品種中選集采,較大幅降價后以價換量,轉為低毛利率品種為企業貢獻少量利潤將逐步成為常態,除少數壁壘較高、競爭格局較好的品種外,大部分仿制藥可能都將經歷這個過程,我國仿制藥市場逐步和海外趨同。同時,注射劑、生物類似物等領域未來亦將逐漸接軌帶量采購。從長期來看,產業升級趨勢不變,創新藥是我國藥品市場未來發展的核心路徑。
全國藥品集中采購中選結果表(GY-YD2020-1):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