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教育部方面表示,秋季學期已經具備了全面正常開學的條件。
關于大學生十一假期能不能離校,教育部表示:十一的假期和周六周日、和課后進出校門的管理是一樣的。而且高校師生應該是同樣的要求。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 者丨王峰
編 輯丨林虹
(部分內容來自中國青年報)
教育部8月27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2020年秋季學期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有關情況。
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秋季學期已經具備了全面正常開學的條件,但是疫情防控的壓力還依然存在,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仍然不能放松。
到目前為止,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已經明確了秋季學期開學的安排,都是按照分期、分批和錯時、錯峰開學來進行。
各地的中小學、托幼機構和高校基本上安排在8月15日到10月10日這個期間,其中高校基本上安排在8月底到9月乃至10月上旬,跨度大概是一個多月。
圖 / 人民視覺
唯一沒明確什么時候學生回校的地方
王登峰介紹,各高校上報的開學安排中,恢復全面開學最短的是5天,最長的37天,跨度比較大。
其中,新疆8月26日通告稱,由于疫情防控形勢比較嚴峻,“所以9月1日開始,所有學段開始線上教學,也是開學,新疆是唯一一個沒有明確什么時候學生回校的地方,但是總體上,全國的情況都是安排得非常具體的”。
王登峰還說,今年教育部提出,秋季學期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這里面還有一個背景,就是境外疫情的影響,境外輸入情況乃至于國內零星散發甚至局部暴發的疫情情況依然存在,這樣的背景下,嚴格落實防控措施是必要的,也是必須要做到的。
但是也不能因為存在風險就影響到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比如說,如果一個學校里突然出現了疫情,我們可能就得根據這個疫情擴散和影響的范圍來決定這個學校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是局部的班級進行停課或者隔離措施,還是全面封校,這些都要做到防止過度防控。
王登峰
王登峰還表示,高校秋季學期開學之后,校門的管理最近一段時間在網絡上確實討論的非常熱。
教育部與衛健委聯合印發的《高等院校秋季學期疫情防控技術方案》里面對此做出了明確的要求:
“主要是兩方面:第一,要嚴格做好校門管控,也就是所有進出校門的人都要查驗身份、查驗體溫,而且要做登記。第二,我們要求廣大師生非必要不外出,盡量讓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空間固定。同時不去參加一些聚集性的活動,特別是空氣不流通的場所。”王登峰說。
王登峰強調,“我看到有些議論里說老師甚至其他工勤人員都能自由進出校門,學生反而受到很多限制。有些老師要出去,有些工勤或者服務人員要進出,可能也是必須的,學生要按照‘非必要不外出’原則,教師和其他人員也是要按照‘非必要不外出’這樣的原則,只不過在管理上要分門別類,避免產生誤解。”
大學生國慶假期能否離校?
關于十一假期能不能離校,王登峰表示:
其實十一的假期和周六周日、和課后進出校門的管理是一樣的。
有的學校可能會明確,因為剛開學沒多久,而且疫情防控有個時段的問題,比如說北京市的高校在學生返校之前要持七天內核酸檢測有效證明,如果你十一離開校園到外地去,回來的時候可能還要履行這樣一個手續。
所以,可能各校要根據實際情況,特別是各個學校、各個地方,根據當前疫情防控的要求來合理地作出安排。
這里面我們也不鼓勵“一刀切”,但是每一項防控措施都要做到位,也就是我前面講到的,疫情防控這根弦不能松,前提是我們要在確保校園教育教學秩序正常的情況下,必須要做到的一些事情,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不便,因為這是疫情帶來的影響,我們對由于疫情防控所做出的一些管理規定和要求,一個是要因地制宜,另外是我們所有人可能都要去理解和接受,這樣才能共同實現我們既控制好疫情又能夠確保教育教學秩序正常的目標。
科學研判好三大因素、兩個時段
圖 / 圖蟲創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做好高校秋季開學后的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在上半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把握好全局,把控住風險,繼續做到有預案不亂、有準備不慌,妥善處理好“危”和“機”,在應對變局中開拓新局。
要科學研判好三大因素、兩個時段。
三大因素,指高校秋季開學將有千萬量級大學生的全國性跨區流動、數萬大學生將在一所學校有限區域內高密度聚集以及將以全天候24小時的方式長期生活相處。
兩個時段,一是從現在開始至10月15日,是高校老生和新生陸續集中報到、各類人員持續匯集的高峰時段。二是今年12月中旬到明年1月中旬,由于天氣轉冷進入冬季等原因,有權威醫學專家提出,這有可能是病毒再次活躍的時段。
對此,教育部已經做出全面部署,印發了《關于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教育教學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周密部署新學期教學安排事宜,如下發《在線教學工作指南》、要求簽訂三方健康保障協議、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提出“十個到位”等。
吳巖介紹,高校秋季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三點:
一是高校的教學模式將從上半年的線上教學為主,轉變為線下教學為主、積極推進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
二是課堂理論教學、學校實驗教學和校內校外的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將全面推開;
三是針對可能出現一個學校突發的個案性疫情或一個地區多校發生疫情,相關高校要根據情況及時將線下教學轉為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或全面轉為線上教學。各地高校要堅持一手抓安全防疫,一手抓教育教學,把“戰時”在線教學的“新鮮感”轉化為中國高等教育的“新常態”。
本期編輯 南瓜,實習生思純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