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主持召開北京地區快遞進村工作專題會,與普遍服務司、市場監管司、中國郵政快遞報社和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的同志們一起座談研討,決意打造實效型快遞進村“北京樣板”。
今年1至7月,北京農村地區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和投遞量增速遠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業務量累計完成6300萬件,占全市快遞業務量的4.7%,同比增長23.5%;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4億元,占全市快遞業務收入的4.8%,同比增長16%;投遞量累計完成1.07億件,占全市快遞投遞量的6.3%,同比增長53.6%。
北京地區公共服務設施完備,為快遞進村創造了優越條件。據統計,截至2018年,北京全市3369個建制村已基本實現快遞服務全覆蓋,備案的4022個末端網點中,約1100個在農村地區;全市約有1100多個農村快遞公共取送點、1120組智能快件箱;691個村為駐村設點模式,809個村為快快合作共配模式,1869個村為第三方合作代投模式;農村快遞服務投遞頻次普遍為每天2至3次,個別偏遠村也能達到每天至少1次。
快遞進村,農民受益。平谷大桃、通州西集櫻桃、平谷馬坊葡萄、大興龐各莊西瓜、平谷北寨紅杏、密云御皇李子等特色農產品(000061,股吧),通過電商寄遞渠道走向全國,撐鼓了農民的腰包。今年年初以來,主要品牌寄遞企業共收寄平谷大桃217.8萬件、1095萬公斤,實現寄遞收入約6594萬元,帶動農民增收1.1億元。
目前,北京的快遞進村,從網點布局看,在密云,郵政已進入石峨村駐點;順豐新設太師屯鎮末端網點并招聘12名快遞員為周邊村民上門送件。在平谷,圓通新設西鹿角村“媽媽驛站”,供村民就近取件;申通依托穆家峪鎮農村超市發展快件收派代理。
從進村模式看,郵政將石峨村特產御皇李子上架“郵樂購”,投遞員還參與當地直播帶貨;順豐、京東在平谷、密云實行直投入戶,并提供冷鏈、代收貨款等服務;通達系則通過“抱團共配”,由一家品牌或者驛站代理多家快遞來降低運營成本。
從助農惠農看,郵政推出平谷大桃EMS極速鮮寄遞服務,2019年寄出16萬余單、近35萬箱,實現銷售額1800余萬元;順豐自2013年開始參與平谷“互聯網+大桃”工程,已在主產區設立50余個攬收點、1個專屬中轉場,8年來幫助桃農增收數億元。
會上,馬軍勝要求,推進快遞進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梳理總結差距、短板和弱項,既要大力推進、包容審慎,又要解決問題、破解難點。還要加強向地方政府匯報溝通,爭取政策,將中央事權財權改革要求落地,讓政府之手在公共服務均等化中發揮應有作用,“依托北京公共設施優勢,共同打造實效型快遞進村‘北京樣板’!”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李寧
編輯/譚衛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