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上半年全球疫情影響之下,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多個行業受到沖擊。房地產行業一度按下暫停鍵,證券、信托、保險等金融業務的經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優質企業通過調整業務結構等多方舉措,筑牢了風險防控線,并取得了穩健發展。
2020年初,泛海控股(000046,股吧)的行業分類正式由“房地產”變更為“金融業”。8月29日,泛海控股交上了行業變更后的首份“中考”成績單。截至2020年6月30日,泛海控股實現營收54.62億元,同比增長5.64%;其中,金融板塊的營收在總營收中占比達95%。
對此,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房地產調整政策及疫情雙重壓力下,泛海控股提前戰略轉型的前瞻性凸顯。從上述業績數據可知,公司金融板塊業務取得長足進步,已扛起集團收入大旗,而房地產業務正在平穩退位。
金融板塊收入高達51.6億元
早在2014年,在開發商還在嘗試多元化業務試圖轉型發展之際,泛海控股就啟動了調整優化地產主業,并向金融和投資業務伸出觸角的轉型戰略,即從單一的房地產企業向涵蓋金融、房地產、戰略投資等業務的綜合性控股上市公司轉型。
不得不說,泛海控股能夠從地產主業轉向金融主業發展,破解房企轉型業務“出圈”發展的難題,有金融和投資成長基因頗為關鍵,旗下的證券、信托和保險業務有均好發展趨勢。
在證券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民生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5.60億元,同比增長16.16%;凈利潤4.06億元,同比增長56.89%。有公開統計數據顯示,隨著創業板及試點注冊制落地,民生證券作為保薦機構,IPO過會數量12家、在審IPO及再融資項目38家(其中IPO29家、再融資9家)等指標排名行業前列,且項目儲備豐厚,專業服務能力的提升,在IPO市場份額不斷提升。
儼然已經成為科創板市場“黑馬”的民生證券,隨著新證券法實行公司債和企業債發行注冊制度落地、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等,其下半年收入將得到增厚,盈利水平會得到持續提升。
在信托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民生信托實現營業收入8.44億元,同比增長21.61%;凈利潤2.47億元,同比增長5.88%。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主動管理資產規模占比92%,轉型成果日益展現,主動管理能力大幅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7年來,民生信托累計分配信托收益超過560億元。
今年以來,民生信托管理層調整,張喜芳出任民生信托董事長。今年5月份,泛海控股董事會、監事會進行了換屆,調整總體原則為“年輕化、職業化、專業化”,其中大半有金融行業背景,這也是公司轉向綜合金融服務的必然要求。
在保險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亞太財險實現營業收入26.53億元,同比增長35.01%。疫情之下,為在提升理賠時效的同時保障客戶及理賠人員健康安全,亞太財險科技賦能創新服務,采用線上理賠模式,解決客戶疫情期間理賠難的問題。
總體來看,戰略轉型6年以來,在穩健經營、嚴控風險的前提下,金融、戰略投資板塊成長迅速,核心金融平臺的整體經營質量獲得了顯著提升。
降負債 引戰投 控風險 確保財務穩健
眾所周知,金融和房地產由于天然屬性,相對而言行業資金杠桿率較高,但近年來業內標桿企業都在積極降負債,優化債務結構,確保公司財務安全,穩健發展。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泛海控股資產負債率較2019年末下降1.57%。對于外界比較關心的公司年內需兌付的公開市場債務,泛海表示均已提前開展了相應的資金籌措工作,全力保證按期足額兌付。
與此同時,報告期內,公司全面梳理了資產情況,實施清單式管理,部分資產的優化處置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如美國舊金山項目已與意向方簽訂了框架協議,部分資產已完成測算并制定了相關策略方案。
對此,泛海控股表示,公司高度重視流動性壓力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一方面強化銷售回款和業務拓展,盡力加快經營性現金回流,另一方面充分借助疫情期間金融扶持政策,持續加大融資及資金工作力度,多渠道增加資金來源。
值得關注的是,泛海控股正全力推進金融子公司引戰工作。今年上半年,公司控股子公司民生證券增資引戰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已完成25億元增資以及遷址上海市的工商注冊,上海國資入股事宜已完成盡調并進入其決策程序。同時,民生信托和亞太財險的引戰工作也已啟動前期工作。此外,公司旗下類金融牌照股權合作或轉讓的對接洽談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展望未來,在分化加劇、競爭優勢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行業格局中,公司將在新一屆董事會的帶領下,遵循既定的轉型發展戰略,緊抓整合運營,深入推進資產優化處置、金融子公司引戰、資金統籌管理、風險管控等相關工作,持續改善基本面,確保平穩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