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代表團一行參觀廈門自貿片區大數據服務中心。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東南網8月28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今日,“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福建站正式啟動。活動首站來到了廈門自貿片區,來自中央、省市等主要媒體的代表團一行參觀了五周年展廳、大數據服務中心、跨境電商產業園、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科創中心、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園、科湖摩爾實驗室等地,了解廈門自貿片區改革創新、平臺建設、高質量發展、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情況。
大數據賦能自貿區發展
走進廈門自貿片區大數據服務中心,只見大屏幕里不斷滾動的數據,展示“口岸通關”“智慧港口”“跨境電商”“一帶一路”“對臺交流合作”“應用開發”“硬件支撐平臺”等7個板塊的建設成果和相關動態數據。
“中心已匯聚各方數據超過10億條,為廈門自貿片區在服務口岸通關、建設智慧港口、融入‘一帶一路’、開展對臺交流、發展跨境電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據工作人員介紹,該中心以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為基礎載體,充分發揮“單一窗口”數據資源共享體系優勢,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以推動政企數據融合、促進大數據應用和創新成果轉化為目標,最終將服務片區打造口岸公共信息服務生態圈。
今年疫情期間,中心打造的云招商中心還充分利用云端技術,積極推行“云洽談”“云考察”“云簽約”,改“面對面”交流為“屏對屏”溝通,推進“不見面”招商常態化。
媒體代表團一行還來到了位于廈門東渡港區的廈門國際航運科創中心,該中心外觀酷似一個巨大的集裝箱,現場工作人員微調搖桿,電腦屏幕上顯示著碼頭前沿集裝箱橋吊的視頻畫面,在中心里就可以通過遠程控制完成碼頭裝卸貨物。
科創中心去年6月正式啟用,運用“觀摩+體驗”展示方式,匯聚航運要素,展現港口融入廈門“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建設的最新成果;展現廈門自貿區一流國際航運營商環境,服務高質量和趕超任務的生動實踐;展現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重要窗口。
打造跨境電商進出口生態圈
最近,廈門象嶼(600057,股吧)自貿區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鴻忙著接待來自各地的考察團,她的公司運營著廈門跨境電商產業園,就在8月21日,商務部公示了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增補名單,全國15家優秀電子商務園區入選,廈門跨境電商產業園在列。
廈門跨境電商產業園是廈門自貿區特色產業平臺,項目建筑面積約10.5萬平方米,一期定位為物流供應鏈服務基地,設置兩岸海運快件及跨境電商貨物監管中心、海關國檢等聯檢單位公共服務中心、出口電商孵化中心,聚合跨境電商的通關監管、倉儲、分揀配送及商務運營等功能;二期規劃為電商產業鏈綜合服務基地,打造集電商企業展示、辦公、金融及IT產業配套服務。
“園區的特色是跨境電商全產業鏈的公共服務平臺,圍繞進出口電商產業鏈上下游在環節,都在這里聚集。”吳鴻告訴記者,平臺累計注冊企業數達603家,帶動電商創業就業人數達2200人,累計培養中高端電子商務人才2400人以上。產業園通過搭平臺、引龍頭、做服務和筑圈層,著力打造跨境電商進出口生態圈,目前已形成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進口運營平臺和專業化、服務型的出口運營服務平臺。
為了更好地發揮平臺優勢,幫助園區企業共渡難關,疫情期間園區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做了50多本的政策匯編和相關專業指引,及時向電商企業傳達供應鏈、進出口貿易、融資等相關扶持政策。同時踐行國資委三個月的免租方案,此外還利用亞馬遜等龍頭入駐園區的優勢,積極協調,為園區內企業提供流量支持。
這段時間,園內的象嶼直播基地正在建設當中,將于今年10月正式完工。基地將圍繞直播帶貨、網紅孵化、品牌孵化、經紀業務、推廣聯營、供應鏈管理、金融服務七個模塊,提供一整套平臺解決方案,打造全面的電商直播產業鏈,配套第三方服務商、產業環境、政策資源等多方面的對接、實現產業鏈平臺伙伴、商家、消費者多方共贏發展。
集成電路的“廈門硅谷”
在兩岸集成電路雙創平臺的展廳里,一款360度全景環視影像系統吸引了媒體的眼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系統通過安裝在車身前后左右的4個超廣角攝像頭,同時采集車輛四周的影像,經過圖像處理單元矯正和拼接后,形成一幅無縫完整的全景鳥瞰圖。
“目前在廈門的很多公交車上已經安裝了這個系統,能夠讓司機達到視線無死角,確保行車安全。”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為充分發揮“雙自聯動”體制機制優勢,2019 年以來,廈門自貿委牽頭建設集成電路平臺,率先全國開展集成電路保稅研發試點。截至2020 年7 月底,平臺注冊集成電路相關企業219家,實際入駐161家。
在科湖摩爾實驗室,技術人員彭福偉正在為手機做電磁波輻射的測試。“我們模擬了人體組織液,主要測試頭部和軀干部分對電磁波的吸收量,過多的吸入量對人體是有傷害的。”彭福偉說。該實驗室已可全面支持無線通信、汽車電子、燈具等各類消費電子產品檢測認證。
廈門以籌建國家“芯火”雙創基地為契機,持續加強第三方平臺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推動重點實驗室升級,提高技術成果轉換能力,為企業提供設計測試、保稅通關、培訓、流片、融資等全流程公共服務,已建成 7 個集成電路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并對外開展服務。
據介紹,未來,園區將進一步吸引集成電路產品研發設計、高端制造、封裝測試、交易結算、人才培訓及其他符合入駐條件的集成電路關聯業務企業,為企業優化創業環境,助力集成電路企業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力爭打造集成電路的“廈門硅谷”。
媒體代表團一行參觀廈門跨境電商產業園。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廈門國際航運科創中心。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廈門跨境電商產業園。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科湖摩爾實驗室,技術人員正在為手機做電磁波輻射的測試。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兩岸集成電路雙創平臺展廳里,展示的一款360度全景環視影像系統。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