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 據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博8月30日消息,8月28日下午,有關媒體以“吉林大安一糧庫競拍玉米有大量蟲眼”為題發(fā)布報道,反映吉林省大安糧食中心庫燒鍋鎮(zhèn)糧庫競拍玉米存在蟲眼。針對媒體反映的問題,我公司高度重視,及時向省政府及有關部門作了匯報,28日當晚由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儲糧吉林分公司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連夜趕赴大安開展調查。
經調查,大安糧食中心庫燒鍋鎮(zhèn)糧庫是吉林省農業(y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企業(yè),參與了2015年國家臨儲玉米收儲,所收儲的玉米于今年7月23日在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組織的競拍中成交。8月6日,該庫在日常糧情檢查中發(fā)現蟲糧情況,隨即采取防控措施,但效果不明顯。隨后該庫制定了熏蒸計劃,從8月26日起對該批玉米進行了熏蒸處理。目前,該庫與競拍客戶協商達成一致,同意待蟲情處置完成、經檢驗各項指標符合標準后,再組織糧食出庫。
大安糧食中心庫燒鍋鎮(zhèn)糧庫承擔國家政策性糧食收儲任務,是管理的責任主體。雖然該庫在發(fā)現蟲糧情況后,采取了防范措施,但未能及時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除治。調查組已責成吉林省農業(y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對燒鍋鎮(zhèn)糧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并對相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
據新京報8月28日報道,通過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平臺競拍所得的玉米,出庫時卻發(fā)現遍布蟲眼,糧食商人楊錦面臨著“賠本”風險。涉事的中儲糧大安直屬庫有限公司一名相關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楊錦競拍所得玉米,確實存在生蟲、有蟲眼的情況,糧庫正在噴藥滅蟲。“現在檢測的糧庫玉米深度有一米,不完善粒的比例超過二等糧標準,但更深處尚未檢測,或許整體是合規(guī)的。”此外,中儲糧吉林分公司方面表示,將介入處理此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