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工人正在進行撥線作業。
斷電后,電務部門工作人員依次將電纜拆除。
多臺大型挖掘機輔助工人進行撥線作業。
昨日,豐臺站京滬線、京廣線普速鐵路線進行了撥線作業。施工現場共組織了4000余名作業人員、50余臺大型機械設備,用時8小時完成了京廣線、京滬線4條鐵路線2.3公里21個撥接口的施工任務。
撥接后,京滬線、京廣線普速鐵路匯入新建北京豐臺站內,從車站內“穿站而過”。而在這兩條鐵路舊線路的位置上,將開始進行豐臺站北側站房、旅客通道、行包地道等結構施工。根據規劃,2021年底豐臺站將開通運營。
現場
4000余名工人進場完成2.3公里施工任務
昨日9時45分,一列普速列車從正在建設中的豐臺站工地內駛過。15分鐘后,這里將要進行鐵路最高等級的一級封鎖施工。
10時整,隨著現場指揮人員發出指令,數千名施工人員分批快速有序進入施工場地,進行最初步的軌道和路基拆除作業。
工人們按動電鋸開關,發動機轟鳴,鋸齒和鋼軌相摩擦,不斷蹦出明亮的火花;另一旁,數十名工人手持鍬鎬撬起壓在地上的道砟、扣件和軌枕,遇到拆不動的大型設施還需要挖掘機出場。地面上撥線施工,空中也沒停著,斷電后,電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靈活地在接觸網上穿梭,依次將電纜拆除……
據了解,施工現場共組織了4000余名作業人員、50余臺大型機械設備,力爭在8個半小時內完成京廣線、京滬線四條鐵路線2.3公里21個撥接口的施工任務。同時開通66組道岔,完成通信、信號、接觸網、電力“四電”施工任務,使計算機聯鎖設備、接觸網投入使用。
除了拆除、安裝的速度要快,質量和安全問題同樣也不容忽視。“我們抽調了13個車間的400余名職工,時刻關注所有撥接口、道岔等的施工程序和線路撥接質量。同時做好相關記錄及檢查,保障施工后列車運行安全平穩。”北京鐵路局豐臺工務段副段長徐海軍說。
難點
施工流程精確到分鐘 一旦“超時”立刻調整
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背后,如何能在2.3公里長的施工場地內,將多個不同項目單位的4000余名施工人員合理調配,是一項嚴峻的考驗。為此,各參建單位進行了反復的研究、推演、論證。
“本次封鎖施工,時間緊、任務重,就像是為京廣線、京滬線做外科手術,工序繁、工種多,現場場地狹窄、環境復雜,施工進度、安全質量要求非常嚴格,需要10多個單位協調配合,各專業交叉作業頻繁,不能有任何紕漏,必須在有效施工時間內一次完成。施工流程像節目腳本一樣,精確到分鐘。”中鐵六局北京豐臺站改建工程現場項目經理高海兵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項目技術組長手拿流程表格,上面清晰記錄著理論時耗、理論開始時間、理論結束時間、實際開始時間、實際結束時間、實際耗時以及單項時差、累計時差等多個項目,一旦累計延時超過預警范圍,馬上進行調整部署。
經過8小時的密集施工,昨天晚上6時,撥線施工全部完成,2.3公里鐵路線實現精準入位。
18時16分,兩輛“和諧號”火車頭連接在一起的軋道車從西咽喉區駛入豐臺站。據了解,在施工完成后,軋道車承擔著線路“檢驗員”的作用,為剛剛撥接入位的新線,從軌道、道岔、信號、接觸網等各部位全方位“探路”。
18時36分,清河城開往北京的K5222次列車順著新線順利進入豐臺站。隨著一聲嘹亮的火車鳴笛,K5222次從豐臺站房內順利通過。記者了解到,京滬京廣普速線列車密集,為確保行車安全和站內結構安全,列車進入豐臺站后將封閉通行并降低車速。
展望
豐臺站改建工程二期9月中旬破土動工
所謂“撥線”,就是將鐵路軌道線從以前的位置,撥接入新站內。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豐臺站工程項目管理部總工程師王玉慶告訴記者,以前,京滬、京廣的普速列車線在新建豐臺站的北邊。這次撥線,將把上下行的幾條既有線路撥進新站的一期北區站房,以后豐臺站地面層走普速車,上部高架走高鐵,形成“火車立交站”。
據了解,北京鐵路樞紐豐臺站改建工程是我國首座采用高速、普速客運車場重疊布置的大型客站,總規模為17臺32線,站房40萬平方米,配套建設機務折返段、客車整備所、動車運用所等,地下引入北京地鐵10號線和16號線,形成高鐵、普速鐵路、公路、地鐵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方式,建成后的豐臺站將成為首都最大的鐵路綜合交通樞紐,承擔京廣高鐵、京港臺高鐵以及豐沙、京原、京滬線、京九線及市郊鐵路等多條線路始發終到作業。
記者了解到,撥線完成后,京廣、京滬上下行既有線將從位于豐臺站北側的老線路,進入剛剛完成主體結構的豐臺站一期站房內。到明年,豐臺站將達到竣工開通條件,并有望引入北京地鐵10號線等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下一步,豐臺站改建工程二期將于9月中旬破土動工,豐臺站改建工程也將進入新的施工階段。
據了解,本次京滬線、京廣線撥線是鐵路最高等級的一級封鎖施工,線路撥接完成后,舊線路將進行拆除。同時,將在舊線路的位置上開始進行豐臺站北側站房、旅客通道、行包地道等結構施工,為2021年底開通運營提供保障。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