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3149,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導讀: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地時間周一在接受采訪時說,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慎重考慮限制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并說美國政府可能會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宣布新舉措。
作者 | 第一財經 孫維維
編輯 | 張富貴
進入9月,全球高校相繼進入開學季。
央視新聞消息,據美國《國會山》日報網站8月31日報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地時間周一在接受采訪時說,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慎重考慮限制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并說美國政府可能會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宣布新舉措。
報道稱,當被問及是否會“更快”地不讓中國學生在一段時間內赴美時,蓬佩奧說:“總統正在評估,我不想在他做決定前介入。”
蓬佩奧還說:“我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周和幾個月里,你會看到更多的后續行動。”
不過,近日也不斷有消息傳出,不少開學的美國院校接二連三有疫情出現。
看到美國大學嚴重的疫情,今年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陳言憂慮中感到一絲慶幸。她慶幸的是,今年放棄了康奈爾大學,選擇了倫敦政經大學。
陳言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2020屆的畢業生,目前正在深圳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習。然而,對從9月底在家里開啟倫敦政經大學的網課之路還是放棄留學、留在目前實習的公司任職,她仍拿不定主意。
被疫情打亂計劃,像陳言這樣面臨“艱難抉擇”的新晉留學生不在少數。
學霸的煩惱
陳言可以說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學霸”。在今年上半年的國外高校申請季中,她連續拿到了全球五大名校的錄取通知書:2月英國倫敦政經大學、4月拿到美國康奈爾大學的通知書并得到了獎學金;此外,她還拿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法國ESSEC商學院和英國利茲大學的通知書。
“我4月拿到康奈爾大學offer時,糾結了一段時間,考慮到美國疫情比較嚴重,就放棄了。在等待入學的這段時間,我開始變得焦慮。我是一個制定計劃并努力完成的人,但在黑天鵝事件下,不確定性變大,讓我感到恐慌。”陳言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疫情之下,有人選擇留在國內上網課;有人打算今年放棄出國,明年重新申請;也有人選擇冒險出國。
近日,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發布了一則有關留學生的白皮書 《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下稱《白皮書》),有57%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他們的計劃受到了影響。尤其是2~3月,受影響人數激增。47%的受訪者打算推遲留學,13%的受訪者打算出國留學,7%的受訪者不再想出國留學。其中,中國留學生決定放棄留學的占4%。
據英國本地留學機構圣安國際教育負責人張曦予的觀察,七八成學生今年不會如期到校報到。
張曦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英國各大名校(如杜倫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利茲大學、南安普頓大學、諾丁漢大學等)陸續開設了春季入學課程,并提供了兩種選項: 一是2020年9月到2021年1月在家里上網課,2021年1月再到學校報到;二是向學校申請延期入學,2021年1月或9月再開學。據圣安國際教育機構今年的客戶入學情況統計,大多數同學選擇了向學校提交延期申請,以確保健康安全。
陳言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她身邊的同學看,如果學校允許延期開學,都選擇了延期,而對于不接受延期的學校,大多數同學會選擇在家上網課,少部分的同學選擇飛到當地開始上學,也有幾個同學放棄今年留學,準備考研和明年重新申請。
陳言所在的倫敦政經大學就屬于不允許延期開學的學校。陳言如果不想放棄這個offer,只能選擇在家上網課或者飛抵倫敦上網課。
《白皮書》顯示,比起增大教室空間以減少接觸的方案,46%的受訪者更傾向于學校采納網課的形式;有77%的受訪者認為既然以網課的方式進行,那么學費就應該得到減免。
對于上網課,陳言卻一直懷有比較排斥的態度。“選擇倫敦政經大學的原因主要是看重學校的師資和學術氛圍,如果只能上網課,就錯過了很多可以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也無法了解更多元的文化,不符合我對讀研究生的期望。”
即使是上網課,學校也沒有給予學費上的減免,這讓陳言認為性價比不高。
張曦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也有一些學校給出鼓勵留學生返校的政策,比如杜倫大學,如果學生愿意今年9月來入讀研究生課程,學費可減免25%,但大多數的大學并沒有因為上網課而減免學費。
“所有學校都減免學費是不可能的,因為對于英國而言,教育是支柱性產業,國際學生數量的大幅下降已經對學校造成巨額損失。”張曦予表示。
對于在國內上網課,張曦予也認為,網課有時差的問題,也無法模擬真實的英國語言環境,沒有面對面教學的效果好,還會面臨網絡卡頓、系統進不去的問題,只能是無奈之下的選擇。大多數學生更傾向于延期入學,參與真實的校園教學,出國提高英語能力。
會出現堰塞湖現象嗎
雖然陳言并不認可留學生選擇網課的方式,但她還是無法下決心放棄offer,原因之一是她害怕明年出現國外高校集中申請的“堰塞湖”。
近日,留學咨詢服務企業金吉列發布《2020新形勢下留學市場趨勢變化深度觀察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16%的學校建議有困難的學生延遲入學,更多的學校并不建議延遲入學時間或入學年份。因為大量學生選擇延期入學或將造成留學市場“堰塞湖效應”,疫情好轉后,留學申請高峰相當于將兩屆學生合并成為一屆入學,導致拿到offer的概率降低。
“雖然身邊有不少人正在改變計劃,應對這場疫情對留學帶來的挑戰,但真正放棄的人比較少。如果明年重新申請,申請好學校的難度肯定會變得更大。” 陳言說。
在疫情的影響下,留學中介的日子并不好過,此前曾傳出留學中介大量倒閉的情況。但啟信寶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留學中介并沒有出現大規模倒閉,反而出現增長現象。
國際調研組織BONARD今年5月發布的中國留學機構市場研究報告顯示, 2020年秋季的留學需求較為低迷,部分機構接到了少量關于2021年春季留學的申請,留學需求或將在2021年秋季趨于穩定。
疫情過后,中國留學市場將如何發展?
《報告》認為,疫情僅僅造成短期內出現留學市場遇冷,在疫情減緩后,留學市場將走向一次增長的小高峰。
對于留學行業會因為疫情而衰退?張曦予認為留學市場遇冷只是短暫現象,她對市場的回暖比較有信心。
留學市場變局?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美國長期以來是中國留學生最青睞的目的地。根據《QS2018年全球留學報告》,最受歡迎的留學前十位是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法國、瑞士、荷蘭、新西蘭、西班牙。
受疫情和國際政治環境的影響,留學生青睞的申請國家會不會發生變化?
“我身邊很多打算2021屆申請的學生也表示放棄了美國,他們的留學方向轉為英國和新加坡,新加坡明年可能會特別激烈。不少學生也在考慮申請稍微小眾的地方,比如荷蘭、瑞士,大家都怕競爭比較激烈,導致最終沒書讀。” 陳言說。
教育機構“新東方”發布的《2020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今年英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了中國學生心目中的“首選留學目的國”。
英國大學招生服務中心發布的《2020年英國本科申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申請英國大學本科的中國學生,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3%,達2.4萬人。
張曦予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今年有些學生原本在美國就讀本科,如今卻選擇申請英國的研究生,也有一些學生在申請本科轉學,從美國轉到英國完成本科學業。
德國波羅的海學院院長錢衛今年在中國的招生中發現,前幾年來報名的學生基本都是在國內學校德語專業的學生,今年則出現很多英語比較好的學生,他們都選擇用英語來對話和面試。“我猜想可能有一些準備去英語國家留學的學生轉向到德國來。”
“以前德國大學要求7月15日前全部申請材料要投到德國大學的招生處,今年很多都放寬到8月底9月初,目前大學申請還在進行。”錢衛說。
此外,德國還首次開寬申請政策。“以往中國學生申請德國大學,要在中國的重點大學讀過一個學期,普通大學讀過三個學期后才能申請,但今年的高中畢業生如果在中國的高考成績特別好,也可以直接憑借高考成績申請德國的學校。當然德語水平要達到C1,否則就要先通過德國的預科學習。”錢衛說。
BONARD的報告也顯示,歐洲國家近年來在中國的推廣程度呈上升趨勢。一些安全度高、留學成本低的歐洲國家備受學生歡迎,同時亞洲國家成為了一些學生的咨詢熱點。(應采訪者要求,陳言系化名)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第一財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