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上市公司51信用卡披露的中報顯示,公司業績全面虧損且虧損幅度加劇。三項主營業務:信貸撮合及服務費、信用卡科技服務費和介紹服務費的跌幅均超過50%。
而營收大跌的原因,除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外,行業監管趨嚴及P2P清退也對其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增長停滯,營收大跌虧損擴大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51信用卡錄得營收1.65億元,同比下降88.2%;調整后凈虧損達7.52億元,而去年同期的經調整凈利潤則為3.09億元,同期對比虧損嚴重。換一種對比方式,2019年51信用卡調整后凈虧損達8.47億元,今年上半年51信用卡的虧損程度就已經快追上去年全年的虧損額。
增長上,51信用卡管家應用的注冊用戶數已達8590萬人,同比增長3.0%;累計管理信用卡的數量達到1.44億張,同比增長4.0%。同樣與2019年對比,去年51信用卡的注冊用戶數為8560萬,管理信用卡總數是1.43億張。這樣對比下來,今年上半年51信用卡的新增用戶約為30萬人,信用卡數量增長約100萬張,增長十分有限。
從三個主營業務來看,51信用卡三項主營業務營收創下新低。
信貸撮合及服務費錄得0.72億元,同比減少約91.0%。營收驟降的原因有兩個,其中受到新冠疫情導致信貸撮合業務增量大幅減少;另一個原因就是P2P清退,51信用卡稱,為鼓勵借款人還款也其為借款人提供了較大的減免優惠措施。
信用卡科技服務費錄得0.27億元,同比減少約76.1%。受疫情影響,與51信用卡合作銀行的發卡量受到個人消費信貸市場的波動而大幅下降。
介紹服務費錄得0.21億元,同比減少約89.2%。51信用卡解釋稱,由于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不斷趨嚴,其提高了對介紹服務的合作伙伴的準入標準并主動降低了業務量。
總體來說,外因是新冠疫情與國內監管的政策,內因是根據外部因素51信用卡自己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包括收緊風控、控制規模等。
當前,對于金融科技公司而言合規是第一要務。去年下半年監管加快了對P2P行業的清退速度,“應退盡退”可以為行業定調,監管要求今年完全清退P2P行業,徹底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并建立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長效機制。
有鑒于此,51信用卡自然也需要加快速度。截至2019年底,51信用卡的P2P業務余額約為56.3億元,51信用卡在報告中提到,采用了多種措施督促借款人還款,截至今年6月末,其已經順利完成P2P清退工作。
為了“集中力量辦大事”51信用卡大幅縮減了包括營銷費用及一般行政開支等費用,同時將三個主營業務維持在較低水平,以期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快速恢復業務增速。不過究竟能恢復多少,還需要看三季度財報。
目前,國內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宏觀經濟環境也在逐步恢復,對于51信用卡來說,今年的總體業績情況對其來說將是一場大考。
轉型路漫漫,現金流吃緊股價大跌
51信用卡也在嘗試新的產品與盈利方式。
2018年底,51信用卡上線了銀行理財產品導流業務。于報告期內該業務累計交易金額達人民幣347.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51信用卡還表示正在申請互聯網小貸牌照,不過似乎并沒有那么順利。
此外,2019年9月,51信用卡又推出了一款商業資訊搜索工具“小藍本”,意在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商業資訊。今年上半年,小藍本的注冊用戶數已達592萬人,同時,小藍本已認證的用戶中,中高級管理人員和營運決策者占比超過了50%。
據51信用卡表示,下一步公司將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構建全網企業知識圖譜和及時情報信息。而商業情報能夠助力企業尋找更多的商業機會及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價值。
目前,小藍本尚未具有盈利能力,但51信用卡很看好新業務的發展前景,財報中提到,今年上半年小藍本的運營主體深圳小藍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完成了新一輪4000萬元的增資。公司實際控制人為51信用卡高管朱劍飛,持股占比為55.1198%。
業務不及預期,51信用卡現金流開始吃緊。今年6月其抵押了一套位于杭州的房產給杭州銀行和溫州銀行,分別獲取抵押貸款5300萬元和9000萬元,資金用途方面財報沒有細說。
同時,為了補充營運資金,51信用卡于7月分別與三名認購人訂立認購協議,并以每股0.6港元發行價發行合計約1.67億股份。認購事項所得款項凈額的約50%用作薪金及福利,30%用于擴充客戶群,約10%用于提升催收能力,剩余10%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2018年7月13日,51信用卡正式登陸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交易,發行價為 8.76 港幣,今日51信用卡股價輕微上漲,收盤價為0.70港幣。上市2年,51信用卡已跌去92%。
原有業務受挫,新業務尚未盈利,監管壓力下,金融牌照也遲遲未到,轉型中的51信用卡能否扭轉局勢?目前看來,似乎并不容易。
作者:王梓旭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