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綜藝市場,除了正片之間的激烈交鋒之外,衍生節目也已成為搶奪觀眾的必爭之地。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現階段包括《中國新說唱2020》《明日之子樂團季》《脫口秀大會》等6檔更新中的綜藝,均配備了相關的衍生節目,總數已達到18個;除了數量方面的增長,衍生節目還在題材角度以及播出方式等方面紛紛玩出了新花樣,試圖借助更多的渠道以及多元化的內容,帶動或延續整個IP的熱度。
一魚多吃
當下的綜藝市場分外熱鬧,除了熱火朝天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中國新說唱2020》、《脫口秀大會》等綜藝,以上綜藝還同步推出了諸多衍生節目,借助“一魚多吃”共同推動整體熱度的進一步上升。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共有6檔更新中的綜藝節目正同步播出著衍生節目,少則一檔綜藝配播一個衍生節目,多則數量可達8個,使得衍生節目累計總數達到了18個,達到了正片的3倍規模。
隨著越來越多衍生節目的上線,此前僅依靠加長版內容的模式便已無法持續,因此,尋找多樣化的內容角度以形成差異化,成了節目制作方面臨的新考驗。
以《明日之子樂團季》為例,目前該綜藝的衍生節目包括《明日高校就這么BAND》《你的明子》《明日高校宿舍日記》等,每一個均有不同的側重點。
在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陳立強看來,綜藝有較多娛樂潛力可供節目制作方進行挖掘,如樂隊類的選秀綜藝便可圍繞學員的生活及故事進行展開,并制作出符合大眾需求的內容,向人們展示舞臺之外的一面,在更為完整地表現學員的同時,也能吸引更多觀眾的注意力。
事實上,衍生節目的流量也不可小覷。上述提到的18個衍生節目均已獲得一定關注度,部分節目的熱度甚至超過了原本的綜藝正片內容。
據貓眼專業版顯示,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中國新說唱2020》的衍生節目《新說唱不歇夜》位居9月6日綜藝熱度榜的第16位,并排在《密室大逃脫(第二季)》《未知的餐桌》等綜藝的前列。此外,《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衍生節目《樂隊我做東》,同樣位列榜單的前20位。而從播放量看,大多衍生節目的播放量均已達到千萬次規模。
創造生態鏈
“正片+衍生”已經成為綜藝市場的發展趨勢,且包括優愛騰芒在內的視頻網站,也均對旗下綜藝進行相關部署,并在播出模式上探索著新玩法以帶動更高的流量。
在正熱播的《這!就是街舞》(第三季)中,多個衍生節目便集合成一個“街舞課程表”向優酷VIP會員開放,每周六至周五,均有不同的衍生內容上線播出,供觀眾根據“課表”按照喜好觀看,如對街舞專業性感興趣的觀眾可在周日晚間觀看《一起來看流行舞》,聽圈內大神解讀名場面,想親自體驗并學習跳舞的觀眾可在周三晚間看《Just Dance》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以上多個衍生節目外,該節目還推出了付費課程《街舞開課啦》,提供更為專業的大師課。
“這實際也是一檔綜藝在創造自己的生態鏈。”電視評論人徐志認為,綜藝的價值一直都不僅限于每期播放的正片,從此前綜藝衍生大電影就可看出,每檔節目的價值遠遠未被挖掘殆盡,通過將內容進一步深入細化并創新播出模式,借助生態的形式引流、造流,能拓展更大的生態空間和市場價值,同時也能豐富會員內容,強化會員服務性。
除此以外,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還有部分綜藝的衍生內容不僅會放在視頻平臺播出,還會放在相關的視頻社區等不同渠道上。《中國新說唱2020》除了在愛奇藝上播出《新說唱不歇夜》外,還在視頻社區“隨刻”內推出《用說唱的方式陪你看中國新說唱2020》《中文說唱聽力測試》等內容。對此,徐志表示,擴大渠道已經成為文娛行業的發展路徑,能多掌握并有效利用一條渠道,便能為強化市場影響力增添一個籌碼。
延伸IP價值
近年來,綜藝市場的激烈競爭早已是業內公認的事實,對于從業者而言,若要在該領域獲得更長久的發展,創新提質的要求迫在眉睫,“內容為王”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尤其是在今年,由于特殊時期的出現,也令綜藝市場受到一定影響,更需要讓每一分投入釋放出更大的IP價值。
在數字文創產業智庫研究員李杰看來,目前已經進入泛娛樂時代和跨界融合的時期,綜藝市場也需要打破此前設下的壁壘去擁抱更多的可能性,衍生節目實際證明的是節目制作方在改變自身的運作思路,從此前推出大量綜藝占領市場,變為合理制定上新計劃并挖掘每檔綜藝的最大可能性。
TopMarketing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Q2視頻平臺綜藝觀察報告》顯示,2020年二季度,綜藝市場開始回暖,有效播放量總體規模達到111億,環比增長22%。而在上新方面,共計有81部綜藝在二季度上線,相比去年同期減少19%,其中網綜以相對穩定的數量占比持續輸出,并在二季度上新48部,占比近六成。此外,衍生節目涵蓋各個綜藝品類,選秀、美食、音樂等品類均紛紛上線,延伸IP價值,競相收割流量。
但隨著衍生節目的數量越來越多,如何把握平衡也成為不可忽視的關鍵。對此徐志認為,數量是多還是少的判定,不在于具體的數量,而在于衍生節目是否具有自身的差異性并進行有效開發,保證不同衍生節目之間、衍生節目和正片之間的平衡,若能把握好平衡并實現較好的市場反饋,衍生節目的數量便不算多,若未能平衡,衍生節目再少也是畫蛇添足。
北京商報記者 鄭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