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獲得“生命科學獎”;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彭實戈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據科學網消息,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獲得“生命科學獎”;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彭實戈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每個獎項的單項獎金約700萬元人民幣。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物質科學獎”獲獎者盧柯,現任遼寧省副省長。
獲獎評語介紹,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通常材料的強化均通過引入各種缺陷以阻礙位錯運動來實現,但材料強度提高的同時會喪失塑性和導電性,這導致了材料領域著名的長期未能解決的材料強度與塑性(或導電性)的倒置關系。如何克服這個矛盾,成為國際材料領域幾十年以來一個重大科學難題。
盧柯及其研究團隊發現了兩種新型納米結構可以提高銅金屬材料的強度,而不損失其良好的塑性和導電性,在金屬材料強化原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盧柯團隊發現,在金屬銅中引入高密度納米孿晶界面,可使純銅的強度提高一個數量級,同時保持良好的拉伸塑性和很高的電導率(與高純無氧銅相當),獲得了超高強度高導電性納米孿晶銅。
這個發現突破了強度-導電性倒置關系并開拓了納米金屬材料一個新的研究方向。納米孿晶強化原理已經在多種金屬、合金、化合物、半導體、陶瓷和金剛石中得到驗證和應用,成為具有普適性的材料強化原理。
盧柯團隊還發現了金屬的梯度納米結構及其獨特的強化機制。梯度納米結構可有效抑制應變集中,實現應變非局域化,其拉伸塑性優于普通粗晶結構。具有梯度納米結構的純銅樣品其強度較普通粗晶銅高一倍,同時拉伸塑性不變,也突破了傳統強化機制的強度-塑性倒置關系,被應用在工業界并取得顯著經濟效益。
據官方簡歷,盧柯生于1965年5月,河南汲縣人。1981年,16歲的盧柯考上華東工學院,之后進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攻讀碩士、博士學位,1990年博士畢業后留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金屬研究所所長等職。
盧柯30歲時成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博士生導師。2003年,38歲的盧柯被增選為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
據新華社報道,“結構材料表面納米化”技術是盧柯研究團隊最引以為傲的成果之一。從1997年到2003年,全世界只有盧柯小組在從事這一研究,長達6年,孤軍奮戰。
盧柯說,做科研,就像海灘尋寶,“如果你撿貝殼,那你一輩子就停留在這樣一個高度;如果你找準了地方,挖下去,就能挖到珍珠。”
2006年,盧柯任九三學社遼寧省副主委、沈陽市主委,2007年任九三學社中央常委,2008年任沈陽市政協副主席,2012年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2018年,盧柯任遼寧省副省長,負責科技、衛生健康、體育等方面工作。分管省科學技術廳(外國專家局)、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藥管理局)、體育局,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建設工程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
盧柯簡歷
盧柯,男,1965年5月出生,河南汲縣人,1990年4月參加工作,1993年加入九三學社,工學博士。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遼寧省副省長,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華東工學院機械制造工藝系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學習。
1985年7月至1988年9月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冶金物理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8年9月至1990年4月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博士研究生。
1990年4月至1993年1月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其間:1990年9月至1993年1月德國馬普金屬研究所訪問學者)。
1993年1月至2001年7月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97年1月至2001年2月)、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2001年3月)(其間:1993年1月至1997年7月分別于德國馬普金屬研究所、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材料系、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法國特魯瓦技術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教授)。
2001年7月至2005年2月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5年2月至2008年1月九三學社中央常委(2007年12月)、遼寧省副主委、沈陽市主委(2006年12月),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2005年當選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九三學社中央常委、遼寧省副主委、沈陽市主委,沈陽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2012年7月免)、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
2012年12月至2018年1月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遼寧省副主委(2015年1月免)、沈陽市主委(2014年12月免),沈陽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
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2018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2018年10月至今遼寧省副省長,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
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
本文來源:新京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