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16日,“敏捷服務 用心相伴”廳堂服務質量提升技能競賽決賽活動在南京成功舉辦。本次活動是南京分行“全員學習季”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進一步強化網點員工服務意識,通過“以賽代練”提升網點服務質量,切實落實總行打造“用心傾聽的敏捷銀行”的戰略部署。南京分行黨委班子成員及分行干部員工代表10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作為總行在山東省外設立的首家一級分行,南京分行全體干部員工始終保持奮勇爭先、昂揚向上的決心與斗志,以實干成就事業、用奮斗書寫精彩,在總行各項綜合考評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在內外部各項榮譽表彰中收獲累累碩果。
一直以來,南京分行積極響應總行黨委部署,始終踐行“與員工共成長”的理念,不斷完善人才發展機制,為員工的成長拓寬通道。通過打造“奮斗者”育才計劃、“黨團突擊隊”分享交流會、運營條線“揚帆育人計劃”、零售條線“苗苗人才俱樂部”等創新創業平臺,鼓勵一批有擔當、有干勁的業務骨干和優秀青年人才充分展示自我、實現價值,最終形成推動分行高質量發展的凝聚力和生產力。
2020年7月,南京分行啟動“全員學習季”活動,通過組織培訓、技能競賽、制定考核辦法等一系列富有實效的學習激勵舉措,努力在全轄形成潛心研究業務、拓寬認知視野、培樹終身學習理念的濃厚氛圍。作為“學習季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敏捷服務 用心相伴”廳堂服務質量提升技能競賽活動自7月下旬拉開帷幕,轄內運營、零售條線的249名廳堂服務人員參與初賽。結果層層選拔,27名選手組成9支代表隊入圍最終決賽。
決賽項目包括業務理論知識競賽、業務技能比拼和突發事件處置情景演練三個大項。理論競賽考核我行常用運營、零售業務知識及文明規范服務標準;技能比拼考核運營工作相關基礎技能,設單指單張點鈔、數字錄入、漢字錄入3個子項目;情景演練考核員工在日常工作中面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以及文明規范服務流程執行能力。
決賽理論知識競賽和技能比拼中的數字錄入、漢字錄入采用上機考試方式進行。上機考試引入實時監控系統,觀戰人員可在觀戰會場中,通過大屏幕,遠程實時了解每名選手及參賽隊實時得分和最新排名情況。賽場中,選手們屏聲靜氣,埋頭做答,只傳出啪啪的鍵盤敲擊聲。而觀戰會場中,隨著大屏幕上選手得分的膠著,參賽隊排名交替領先,加油聲,喝彩聲此起彼伏,仿佛這里才是賽場。
點鈔比賽分為半決賽和決賽兩場。半決賽全部27名選手同時參加,角逐出前10名選手參加最終決賽。決賽還邀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金融“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首批十大南京工匠”稱號獲得者,人民銀行南京分行陶萍老師擔任點評嘉賓,對選手表現進行現場點評并進行技巧指導。“預備,開始!”主持人一聲令下,參賽選手運指如飛,點鈔扎把,一氣呵成;而觀戰人員則屏聲靜氣,暗暗喝彩。上百人的會場中,空氣凝滯,只聽到指尖與練功券摩擦的嚓嚓聲此起彼伏。最終,隨著主持人一聲“時間到”,比賽結束,現場爆發出熱烈而持續的掌聲。
突發事件處置情景演練考核員工在日常工作中面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以及文明規范服務流程執行能力。比賽前,各參賽隊通過抽簽方式,決定演練內容和出場順序。參賽隊先后對假鈔收繳、無預約大額取現、投訴處理、客戶挽留、廳堂秩序維護等網點工作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應對演練。選手們生動形象的展現了廳堂工作場景以及突發情況應對流程,全面展示了恒豐銀行高效、專業、貼心的廳堂服務能力。
最終,經過激烈的角逐,南京同城一隊獲得此次比賽團體一等獎,南京同城三隊、南京同城二隊獲得團體二等獎,無錫分行隊、揚州分行隊、南通分行隊獲得團體三等獎,連云港(601008,股吧)分行隊、徐州分行隊、揚中恒豐村鎮銀行隊獲得團體優秀獎。個人比賽中,南京分行營業部程子儀、南京江北支行萬麗、南通分行嚴海鳳等選手創造佳績,在各自項目比賽中均達到了業內一流水平。
比賽結束后,現場嘉賓陶萍老師進行了技能展示和經驗分享。陶萍老師被譽為“超級點鈔王”,點鈔最快速度可達4秒一把,其點鈔技能多次在央視、韓國SBS等國內外媒體獲得報道,并受邀在熱播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展示花式點鈔技法。此次,陶萍老師向分行干部員工展示了“12345”花式點鈔、蒙眼識鈔、蒙眼聽鈔等多種令人嘆為觀止的點鈔識鈔技能。只見陶老師手指上下翻飛,左撥右劃,像行云流水般演奏樂器,又似出神入化般展示武藝,全場掌聲不斷,經久不息。隨后,陶萍老師還和南京分行干部員工分享自身工作體會。陶老師說,要擁有一手絕活,必有一段艱苦磨礪的歷程。銀行員工,特別是青年員工要成長,就要拿出“指紋磨平,指甲磨翻”的決心和毅力,努力學習,刻苦鍛煉,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獲得自身的成長。
“以競賽引導學習,以學習促進工作,以工作推動發展”。此次競賽活動,豐富了廣大南京分行一線員工精神文化生活,激發和調動一線員工干事創業、奮發進取的工作熱情,展現分行員工積極向上、青春激揚的職業風采,鼓舞分行員工切實把素質技能提升與促進業務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為開啟恒豐銀行高質量發展新征程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