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8日】今天,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上汽通用五菱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姚佐平受邀出席大會,并代表上汽通用五菱黨委接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表彰。上汽通用五菱也是唯一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的汽車企業。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民族五菱硬核抗疫為國擔當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并逐漸席卷全球,抗擊疫情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戰役。迅猛爆發的疫情,對中國汽車行業造成了巨大沖擊,也讓上汽通用五菱開始了一條自立自救的抗疫之路。面對防疫物資短缺困難,上汽通用五菱不等不靠,1月25日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小組和經營運行小組,調動海外資源、聯合供應商轉產口罩。2月9日,正式成立“950項目”,全力以赴跨界轉產口罩抗擊疫情。
戰疫情,中國制造跑出加速度。作為中國汽車龍頭企業,上汽通用五菱發揮強大的研發制造能力、齊全的配套能力和高效的應變能力,不計成本、不求回報地投入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從提出自主生產口罩到第一批20萬只“五菱牌”口罩正式下線,僅用3天時間;從立項攻堅到自主生產的廣西第一臺全自動化“五菱牌”口罩機下線,僅用76小時;從0到100萬只“五菱牌”口罩的交付,僅用7天時間。
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建成口罩生產線24條,累計生產口罩2億只,日產能達到215萬只,并利用寶駿新能源平臺研發無人物流車、智能移動測溫車等防疫黑科技,以令人驚嘆的“五菱速度”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撐,兌現了對人民的承諾,展現出中國制造為國擔當的責任與使命。
胸懷家國大愛無疆,馳援海內外抗疫
面對疫情在世界各地的肆虐,攜手抗疫方能共克時艱。疫情期間,上汽通用五菱累計向一線抗疫工作者、小微企業、供應商、經銷商、用戶等社會各界無償捐贈口罩超4000萬只,向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印度等20多個國家出口口罩超5000萬只。近日,上汽通用五菱再一次開展海外抗疫行動,連續三批次向意大利、西班牙、東亞國家和地區捐贈130萬只“五菱牌”口罩,源源不斷地為抗疫輸送“子彈”,為全球共抗疫情貢獻中國力量。
胸懷家國的五菱人不僅是戰疫的見證者,更是身體力行的參與者。在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上汽通用五菱黨委堅決貫徹政府關于疫情防控的各項指示和要求,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黨群組織成立“黨員突擊隊”、“巾幗突擊隊”、“青年突擊隊”等,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飄揚在口罩生產現場。
全力抗疫,使命必達。口罩自制線項目團隊24小時倒班進行技術攻關,繪制圖紙170余張,自制、采購零部件達760種、2200多件。爭分奪秒,將本來15到20天的生產周期,縮短到76小時便完成了口罩機的自主生產,成為口罩生產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隨著口罩產能爬坡不斷上升,120名女工在24小時內自發報名組成巾幗突擊隊,在企業還沒有完全復工時迅速集結投入口罩生產一線,生動詮釋了五菱人“召之即來 來之能戰 戰之必勝”的精神。
解決產業鏈伙伴燃眉之急,打出復工復產“組合拳”
突然而至的疫情,讓長鏈條的汽車產業在生產端、消費端、流通端都受到嚴重的影響。上汽通用五菱緊抓“供需連”策略,在牢牢防控疫情的同時,穩步推進復工復產。3月初,上汽通用五菱國內四大生產基地、供應商、經銷商全面復工復產,成為汽車行業復工復產最早的企業,也為中國汽車產業復蘇和國家經濟恢復打下了基礎。
同舟共濟,多舉措保障上下游產業鏈通暢。面對產業鏈伙伴疫情期間出現的經營困難等問題,上汽通用五菱拿出233億元人民幣按雙方合同約定時間提前一個月支付貨款,幫助供應商伙伴共渡難關。此外,上汽通用五菱依托“菱菱邦”銷售服務平臺,實現零接觸線上購車,并主動為經銷商伙伴投保公眾責任險,為經銷商在疫情期間復工營業提供風險保障。
多點布局高質量發展,力促國內國際雙循環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汽車行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1-8月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1%。越是寒冬,越要磨煉內功,上汽通用五菱積極探索數字化營銷模式,為消費者提供菱菱邦APP等線上購車渠道,讓全程“零接觸”的線上購車服務落到實處,同時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挖掘海外市場新增長點,為終端銷量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開新局。
通過多點布局全面發力,上汽通用五菱逆風而上,邁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今年1-8月,上汽通用五菱整體銷量達809,040輛,連續5個月實現銷量同比正增長,多次位居中國車企銷量榜首。在剛剛過去的8月,上汽通用五菱整體銷量達148,000輛,同比增長17%,全面助力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
在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上汽通用五菱秉承著“人民需要什么 五菱就造什么”精神,迎難而上奮勇當先,攜手各方伙伴共同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用行動與責任跑出速度與溫度,詮釋了中國汽車企業的責任與擔當,將切實以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的中國制造,在不懈奮斗中譜寫中國汽車行業的壯麗藍圖。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