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鞏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公共衛生事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卓絕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全球戰“疫”中率先突圍。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廣大文藝工作者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號召,在捐款捐物的同時以“藝”戰“疫”,踴躍創作了一批為抗擊疫情加油鼓勁的文藝作品,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同舟共濟、攻堅克難的精神風貌。在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些感受和體會。
一、文藝工作者反應迅速,敢于擔當
疫情就是命令,文藝工作者在第一時間就開展了文藝志愿抗疫行動。
1月25日,正值農歷新年第一天,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就錄制了“文藝進萬家健康你我他”網絡文藝志愿服務倡議視頻,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共克時艱,為武漢加油。視頻發布后,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在新華社官方微博的播放量就達50余萬次。
全國文藝工作者積極響應這一倡議,迅速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近千名文藝工作者加入“文藝進萬家健康你我他”的活動中,他們通過慰問演出、輔導培訓、展覽展示等多種形式,以“藝”抗疫、用愛相守,用文藝的力量為一線抗疫人員和新冠肺炎患者加油鼓勁。
二、文藝工作者克服困難,積極創作
抗擊疫情的斗爭中,涌現了許多感人事跡,給文藝創作提供了很多生活的源泉,他們創作了《致敬》 《山高水長》《仁愛中華》《保重》等一大批優秀作品,展現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擔當。
但在創作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在錄制《保重》時,演職人員無法去錄音棚合成,于是就用手機在家里錄制。有一位歌唱演員怕深夜吵到家人,就躲到洗手間去錄制。動情之處,高音飚到high C,結果還是把家人吵醒了,鄰居們也紛紛投訴。但當他們知道是為武漢錄制抗疫歌曲時,都紛紛表示支持。
三、文藝工作者緊跟時代,銳意創新
當前,網絡已成為文藝工作的重要陣地之一。網絡文藝志愿服務行動順應時代潮流,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效增強了互動性和現場感,可以說是對文藝工作進行的一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網絡文藝志愿服務更強調互動性、參與性,使人民群眾從文化的看客變成主角,激活了人民群眾參與文化實踐的熱情,打通了文藝志愿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疫情期間,文藝工作者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通過網絡創新開展文藝服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文藝直播活動的“方艙直播時間”。80余位文藝工作者通過網絡和醫護人員、患者建立起一對一的密切聯系,用藝術陪伴相守,用真情撫慰傷痛,受到了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患者的熱烈歡迎。歌唱家烏蘭圖雅在與山東醫療隊的醫務人員直播連線時,來自山東的90后“護士小哥”杜光耀將自己改編的《強軍戰歌》唱給了烏蘭圖雅,讓許多人都為之動容,潸然淚下。
我們的體會是,萬眾一心,就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就沒有跨不過的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廣大文藝工作者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時代書寫,為人民抒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民革中央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廣播藝術團藝術總監)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