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胥會云 林小昭 祝嫣然
自貿試驗區再度擴容,從18個增加到21個。
9月21日,國務院對外公布了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和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這距上一批自貿區總體方案發布的時間間隔,不超過13個月。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21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次進行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擴容,其目的就是要通過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改革探索,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推動加快形成發展的新格局。
自2013年以來,我國已經先后設立了21個自貿試驗區。自貿試驗區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實施7年來,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銳意進取、大膽探索,累計形成了260項制度創新成果,面向全國復制推廣。
從沿海沿邊到內陸
與此前的自貿試驗區一致,新的自貿試驗區既服務于我國對外開放總體布局,也服務于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
王受文表示,我們選擇這4個新設自貿試驗區或者擴區,會實現京津冀的全覆蓋,有利于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比如增加了北京。同時,實現了長三角全覆蓋,有利于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比如安徽。
他還表示,新設自貿區進一步疊加了中部崛起等國家發展戰略,比如湖南,這次是新增加的。這樣做有利于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合作格局,打造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
除海南和臨港新片區外,其他自貿試驗區的實施范圍依然保持了三個片區、120平方公里左右的特點。其中,北京自貿試驗區的實施范圍119.68平方公里,湖南自貿試驗區的實施范圍119.76平方公里,安徽自貿試驗區的實施范圍119.86平方公里。
不過,此次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展區域的實施范圍119.5平方公里,再加上此前位于舟山群島的119.95平方公里,浙江自貿試驗區成為又一個面積突破120平方公里的自貿試驗區。
從差別化探索的角度,各個自貿試驗區的改革試點任務各有不同。相對以往,服務貿易、數字經濟,在此次新設的自貿區中得到了凸顯。
其中,北京自貿試驗區提出加快打造服務業擴大開放先行區、數字經濟試驗區,提出創新服務貿易管理,試行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在有條件的區域最大限度放寬服務貿易準入限制。湖南自貿試驗區著力促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支持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浙江自貿試驗區將加大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積極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示范區。
當前,服務貿易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隨著制造業對外開放日益成熟,服務業已經成為中國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的重點。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光谷自貿研究院院長陳波表示,從全球貿易來看,貨物貿易已經達到了瓶頸,國家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服務貿易也包括數字經濟方面,在這樣一個國際貿易的新常態和大變局下,“要維護中國的優勢以及參與國際大循環的位置,需要盡快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開放方案,在數字經濟的規則設定方面發出中國聲音”。
陳波表示,目前更多能夠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區域基本上都納入自貿試驗區改革范疇,這也表明,我國持續對外開放,在國際大循環中占有更有競爭力的地位,這個長遠的發展目標從來都沒有改變過。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1個省份設立了自貿試驗區。沒有設立自貿試驗區的省份,只剩下10個。此次擴容后,我國自貿區在此前已實現沿海省份全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京津冀、長三角的全覆蓋,也進一步疊加了中部崛起等國家發展戰略,中部六省份中還剩江西、山西未設立自貿區。
中部的湖南安徽脫穎而出
此次自貿區擴容涉及四個省份集中在東部和中部。
其中,中部地區的兩個省份湖南和安徽均為人口大省,同時也是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制造業重省。兩省的自貿區方案也充分結合了當地的產業優勢和特點。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余宗良博士對第一財經分析,各地自貿區建設與區域經濟特色緊密結合,這是在國家頂層設計下,結合各地的特色、因地制宜的布局。“從國家頂層設計來看,需要我們不斷布局、構建雙循環的生產極點,在不同的城市群、不同的區域中布局。”
具體來看,湖南自貿區的實施范圍119.76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長沙片區79.98平方公里(含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1.99平方公里),岳陽片區19.94平方公里(含岳陽城陵磯綜合保稅區2.07平方公里),郴州片區19.84平方公里(含郴州綜合保稅區1.06平方公里)。從范圍來看,長沙片區占了三分之二。
長沙片區重點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突出臨空經濟,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電子商務等產業;岳陽片區重點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突出臨港經濟,重點發展航運物流、電子商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郴州片區重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突出湘港澳直通,重點發展有色金屬加工、現代物流等產業。
湖南社科院研究員童中賢告訴第一財經,自貿區的設立要考慮相對差異化的定位,湖南服務業很不錯,而湖南尤其是長沙的制造業在國內外更有特色,工程機械,軌道交通,還有其他的一些裝備制造業,特別是長株潭的裝備制造很有基礎和潛力,自貿區建設也是要在這些優勢的基礎上做得更好。
從區域布局來看,湖南自貿區三個片區呈現北中南分布,均處于武廣高鐵沿線。童中賢說,目前湖南的主要格局還是“一點一線”。其中“一線”即從岳陽到郴州這條線,這也是湖南的重要發展軸。建設自貿試驗區,有利于湖南加快復制沿海先進經驗,加快對外開放,打造雙循環的新高地。
與湖南相似,安徽也是北中南各一個片區,重點突出當地的制造業特色。其中,省會合肥近年來除了做好原有的家電產業的集聚提升外,還大力發展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制造業發展突出。合肥片區重點發展高端制造、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型顯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電商等產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引領區。
維護產業鏈條安全穩定
自貿試驗區的擴容,將如何為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探索路徑、積累經驗?
王受文表示,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全面落實中央關于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要求,這體現在四方面。
首先是突出暢通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比如,北京自貿試驗區加強京津冀三地技術市場融通合作,對有效期內整體遷移的高新技術企業保留其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格;湖南探索設立跨省域資質和認證互認機制,企業跨省遷入自貿試驗區以后,繼續享有原有的資質、認證;安徽完善區內技術等要素交易市場,允許外資參與投資;浙江建立產業鏈“鏈長制”責任體系,探索實行產業鏈供地。
其次是突出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升產業鏈水平,維護產業鏈安全。
王受文表示,北京科技創新動能強勁,湖南裝備制造業積淀深厚,安徽新興產業要素比較活躍,浙江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在這4個地區新設或者擴區,將通過科技創新從源頭上補鏈強鏈,依靠產業鏈集成創新進一步穩鏈固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先進性、穩定性和競爭力,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這將會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同時,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都明確,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深入開展差別化探索。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加大開放力度,開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同時,四個方案中也都提出,要建立完善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容錯機制,堅持“三個區分開來”,鼓勵大膽試、大膽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