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券商的研究報告中,白酒行業一直都是價值投資的典范,備受推崇,對于券商而言,白酒行業的研報或許也是最好寫的,尤其是逢年過節時白酒普遍提價銷售,讓市場對白酒股更看高一線。
長城證券遭中紀委“打臉”?
前不久,長城證券在五糧液(000858)的研報中就看好其在節日期間提價的表現,認為五糧液提價具有確定性,預計中秋、國慶等節日放量后,一級批發批價存在突破1200元的可能。看好的原因包括:以品牌為主的核心競爭力;在供給側“控量挺價”,具有稀缺性,以及高端白酒的價格剛性。
如果從以往白酒企業的表現來看,長城證券研報的邏輯沒有問題,白酒逢節必漲幾乎已經成為永恒的定律,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消費者,對此都了然于心。哪怕是在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消費造成巨大沖擊的情況下,市場對白酒股看好的態度也不曾改變,然而最近幾天風云突變,管理層的表態給了以五糧液為代表的高端白酒企業當頭一棒,也讓長城證券的這份看漲研報慘遭打臉。
9月22日,中紀委網站刊發了一篇名為《警惕高端白酒漲價引發不正之風回潮》的文章,表示近期國內高端白酒漲價、提價的消息不斷,多款白酒產品的價格沖上歷史高點。輿論擔憂,高端白酒價格持續走高,會超越正常人情往來和宴請需求,助推公款吃喝、違規收送節禮等不正之風回潮。送的人“臉上有光”,收的人“心安理得”,一些公職人員對高檔白酒來者不拒。該報道以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城市管理局科員黃某某舉例,該黃姓科員在2016年初至2018年初任灌口中隊網格長期間,先后7次收受違建戶送予的煙酒,其于去年底主動投案,并在今年4月受到處理。
集美區紀委監委辦案人員告訴記者,一名違建戶曾送來2瓶五糧液和1包夾帶1萬元現金的化妝品,黃某某看到后立刻退還了現金,但收下了白酒。“黃某某說過,高端白酒送人或者自己用來招待都很有面子。而且他認為與管理服務對象交往多了就是朋友,收些煙酒問題不大。”辦案人員表示。
文章指出,小節不保失大義,小錯不糾釀大禍。為了糾正這樣的錯誤認知,各地紀檢監察機關近年來堅持寸步不讓糾治“四風”。從今年1至7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月報數據看,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違規吃喝三類問題排在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的前三位。其中僅“違規收送名貴特產類禮品”一項,全國共查處問題383起,處理44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31人。
五糧液內部腐敗層出不窮 多年前曾因虛增收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從文章可以清楚感受到管理層對白酒逢節必漲價無法容忍,而所謂的保價,控價等手段,白酒企業也用得滾瓜爛熟。2013年2月22日,四川省發改委就依據《反壟斷法》對宜賓五糧液酒類銷售有限責任公司限定全國經銷商向第三人轉售商品最低價格,與經銷商達成并實施白酒銷售價格縱向壟斷協議的行為進行了處罰,罰款金額高達2.02億元。
調查發現,2009年以來,五糧液公司通過書面或網絡的形式,與全國3200多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銷商達成協議,限定向第三人轉售五糧液白酒的最低價格,并通過業務限制、扣減合同計劃、扣除保證金、扣除市場支持費用、罰款等方式對不執行最低限價的經銷商予以處罰。2011年,公司給予四川一家大型連鎖超市停止供貨的處罰,迫使超市承諾不再低于規定價格銷售五糧液產品。2012年,公司對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湖南、四川、云南、貴州等11省市的14家經銷商“低價、跨區、跨渠道違規銷售五糧液”行為,給予扣除違約金、扣除市場支持費用等處罰。
調查認為,五糧液公司利用自身的市場強勢地位,通過合同約定、價格管控、區域監督、考核獎懲、終端控制等方式,對經銷商向第三人銷售白酒的最低價格進行限定,達成并實施了白酒銷售價格的縱向壟斷協議,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四條規定,排除和限制了市場競爭,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現在,五糧液等高端白酒已經超脫日常消費的范疇,而是進化成送禮甚至官場行賄受賄的上佳之選,某種程度而言,這些高端白酒已經成了黨風廉政建設的阻礙。更諷刺的是,被當成關系打點維護“佳品”的五糧液,其自身內部的腐敗案例本身就層出不窮。自2019年起,宜賓市紀委監委在2個月內已經通報了4起與五糧液相關的違紀或違法調查。值得注意的是,陳成是今年第一位五糧液在華東地區被通報調查的管理人員。
2019年1月4日,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仙林果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潘鐘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019年2月21日,經宜賓市紀委監委指定管轄,珙縣紀委監委對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技改部原副部長鄭彬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鄭彬違反廉潔紀律,違規收受禮金;違反群眾紀律,吃拿卡要;違反工作紀律,作風粗暴,存在官僚主義行為;違反生活紀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2019年2月22日,經宜賓市市委批準,市紀委監委對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工會主席、監事會主席余銘書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余銘書違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違反組織紀律,個人違規決定重大事項;違反廉潔紀律,違規購置辦公用房,違規收受禮品、禮金;違反工作紀律,違規決定投資事項;違反生活紀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因五糧液屬于高檔白酒系列,所以在地方通報的行賄、受賄、經銷權違規審批案件中,市場會被提及。2019年2月1日,四川省紀委監委網站“廉潔四川”曝光了4起黨員干部利用名貴特產類資源及地方特產謀取私利問題”的典型案例,其中三起都和五糧液有關:2013年,宜賓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張輝違規插手五糧液系列酒經銷權等問題。
2017年和2018年春節前,遂寧市環保局黨組原成員、副局長沈劍飛違規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茅臺(600519)酒問題。
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成都理工大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原代理董事長、總經理李東等人違規決策公款購買五糧液酒等高檔白酒問題。
2015年至2017年,樂山市公安局警務保障科時任科長鄒浩違規收受供應商所送五糧液酒等問題。
而在資本市場上,五糧液也有“前科”。2009年,五糧液因涉嫌虛增營收10億元而遭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證監會指出,2007年度,五糧液供銷主營業務收入72億元,但五糧液在其2007年年報中,披露該子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為82億元。
到了2013年,五糧液再次被曝出虛增營收20億。據鳳凰財經當時的報道,2013年6月,五糧液高管組織數家銀行,由五糧液集團作為擔保人,要求經銷商從這些銀行貸款專項用于從五糧液打款訂貨,通過北京朝批、上海捷強及上海海煙一次性進賬近20億元。雖然三家經銷商均拒絕提貨,但通過此次“突擊行動”,五糧液年中財報成功逆轉,實現營收155.2億元,同比增長3.12%,盈利57.91億元,同比增長14.76%。對此五糧液曾回復稱消息不實,但后續再沒有進一步說明。
資金聞風而逃 23日五糧液遭北向資金拋售6億
文章一經發布,不僅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更是讓追捧白酒股票的資金奪路而逃,昨天五糧液就遭到北向資金的瘋狂拋售,當日五糧液位居深股通港資成交額第1位,港資總計成交17.87億。其中,買入5.94億,賣出11.94億,凈賣出6.00億,凈賣出額占該股當日總成交量的10.97%。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個月五糧液上榜深股通23次,外資累計凈賣出39.59億,而近兩個月的數據是上榜深股通43次,外資累計凈賣出60.84億。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