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4日北京——相比于“CSR”(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報告”這兩個廣為人知的概念,近期由以聯想為代表的一系列企業和機構所發布的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似乎陌生一些。ESG報告是企業披露社會責任實踐相關信息的進一步升級,從三個維度系統呈現企業在履行環境承諾、承擔社會責任及加強內部治理等方面的舉措,對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的“綠色復蘇”意義重大。從“可持續發展報告”到“ESG報告”,這一名稱上體現了市場的宏觀趨勢:利益相關者不僅關心企業運營帶來的環境和社會影響,并將關注范圍拓展到了企業如何從治理結構上確保各項行動的落實。
上市公司發布ESG報告對于促進公眾和投資者獲取公司非財務信息、了解公司業務的社會和環境影響、實現價值投資有重要意義,目前許多上市公司已經形成每年發布ESG報告的慣例。完善的ESG信息披露可以讓市場對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風險防范水平做出更準確的判斷,并鼓勵更多企業全面、深度履行社會責任和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越來越多的領先企業都開始轉向ESG報告,如聯想集團在使用了多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名稱后,從今年起開始用ESG報告的名稱來公布非財務信息。
ESG報告已經成為全球領先公司的共同選擇
在全球范圍內,加強ESG信息的披露已經成為企業和政府的共識。新加坡交易所于2011年6月刊發自愿性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于2014年10月宣布其將強制規定上市公司出具可持續發展報告。歐盟于2014年12月修訂審計指導原則,要求員工人數多于500人的公眾企業在審計報告中披露ESG信息。
在中國,按照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科創板“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要求,上交所在科創板股票注冊要求中加入了對ESG相關信息做出強制披露的要求,明確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保護環境、保障產品安全、維護員工與其他利益相關者合法權益等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2012年,香港聯交所發布《ESG報告指引》,規定發行人須每年發布ESG報告。2015年12月,港交所對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要求提升至“不遵守即解釋”。2019年5月,港交所發布建議修訂《ESG指引》的咨詢文件,新增多項強制性披露要求。
從2009年到2020年,A股上市公司發布ESG報告的數量從371份增長至1021份,數量增幅持續穩定。到今年6月為止,約有27%的上市公司發布了ESG報告,其中滬深300上市公司2020年有259家發布報告,占比超過86%。
摩根士丹利旗下指數編制公司明晟(MSCI)的研究顯示,市場認為在ESG領域表現更好的公司風險較小,因此公司可能受到的資本壓力更小。在明晟的世界股票指數(MSCI World Index)中,明晟ESG評級最高的公司相比于最低評級公司出現股價暴跌事件的數量要低三倍。同樣,A股中ESG績效頭部的上市公司提升速度高于尾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ESG績效和股價的相關性顯著。
聯想首個ESG報告評級領先,透明的治理結構受肯定
聯想投身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已逾14年,這已經成為聯想DNA的組成部分。聯想產品項目的環境意識則更早。2020年聯想獲2020年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評級,這是聯想連續第十年獲香港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AA」級,取得IT行業的最佳總成績。從今年開始,聯想首次用ESG報告替代了原有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值得一提的是,知名數據研究機構Gartner公布的2020年全球供應鏈25強排名中,聯想位居第15名,是唯一一家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業,其中ESG指標得分為滿分10分;此外聯想還獲得明晟ESG評級的A級評分,與蘋果公司等數家全球一流企業同處領先水平。
聯想一直是國內先進企業治理的先驅者之一。聯想多年來開展嚴格的合規管理,并保持最高標準的商業道德,將誠信、反腐敗、員工健康與福利、數據隱私安全等理念融入到公司企業文化、科技創新與業務發展之中。規范、透明且高效的公司治理結構正是聯想多年來保持可持續增長的關鍵,也受到了認可。聯想已經連續七年榮獲香港會計師工會(HKICPA)頒發的最佳企業治理白金獎。
另外,聯想獨有的混合制造模式能帶動供應商共同參與ESG建設,提高自身治理水準,要求簽約供應商支持責任商業聯盟規定,目前95%的供應商獲得質量、環境及職業安全方面的多項國際認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