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家政”這一信息技術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的模式,近年在全國快速發展。尤其,在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傳統家政服務業轉型線上,有利于實現行業“提質擴容”,拉動市場消費動力,擴大內部需求,助力經濟內循環新發展格局。
9月25日下午,大眾工匠全國戰略啟動儀式在上海金茂大廈舉行。大眾工匠創始人辛恒及各界企業人士、家政行業代表、優秀工匠代表、用戶代表參加會議。現場演講嘉賓分別就家政行業現狀、國家有關家政支持政策、樹立行業標準、藍領職業化、互聯網實現家政行業迭代等多方面進行了主旨演講。
在會議中,與會嘉賓共同啟動了大眾工匠全國戰略。并進行了北京、上海、成都、長沙等全國首批大眾工匠區域交付中心簽約儀式。正式開啟了大眾工匠這一“互聯網+家政”模式在全國的規模化進程。
辛恒在致辭中表示,家政服務業作為新興產業,對促進就業,精準脫貧、保障民生具有重要作用。大眾工匠致力于通過“互聯網+”的手段去迭代傳統家政行業,為整個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領跑”力量。不僅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上門服務,全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也為藍領人群提供培訓再就業實現自身社會價值的途徑。
沃靜在以“大眾工匠學院-深耕家政行業職業化發展”為題的主旨演講中,采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俗語,強調要加強藍領人群的職業技能培訓。通過提升服務人員的專業化程度提高服務質量,改善家政服務人員的生存狀況。讓農村轉移勞動者、城鄉初高中畢業生、就業困難人群實現“一技在手終身受益”。
未來,建立大眾工匠學院,利用多元培訓體系,在專業技能的基礎上賦予工匠更多的技能。同時為他們提供成長和升遷的空間,打造勞動者終身學習,長久發展的職業化路線。
曾毅在提及如何實現傳統家政行業迭代時表示,如何有質有量的提供入戶服務將成為從業者首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他認為應當從樹立行業標準、數字化互聯網化創新行業模式兩方面入手。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為了保障自身及家庭健康安全,更加深了用戶對家政此類入戶類服務的品牌、質量的追求。大眾工匠在傳統家政服務要求的基礎上,以滿足用戶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提高自身服務標準化。從管理標準化、產品流程標準化、工具標準化到驗收售后標準化,實現服務全鏈條標準化可追溯。用戶無需擔心服務品質問題,安心下單。
同時疫情充分刺激了線上場景的發展,傳統行業轉型互聯網線上平臺符合時代潮流的發展趨勢。大眾工匠自建了大數據智能派單系統,由平臺統一智能匹配工匠。同時擁有用戶端APP和工匠端APP,雙端聯動,實現用戶、訂單和工匠的無縫匹配。一改過去用戶對服務者選擇困難,服務人員訂單靠搶、接單靠跑的行業痛點。
劉軍展望了5G時代,家政與物聯網結合發展的愿景。隨著家場景的延伸,海量數據(603138,股吧)的涌入,物聯網設備做為人體的延伸,完全可以定義新物種。家政+物聯網設備將創造全新的數字生活服務。他表示,未來有可能實現家電自動化監測自身清潔程度,自動下單;工匠進行物聯標識認證,門鎖智能識別,提供無人到家服務等智能到家生活服務場景。
張宇表示,大眾工匠“互聯網+家政”OMO平臺模式,鞏固了家政行業的優勢,激活了家政行業的產能。據悉,該平臺建設完成后將對外開放。由于明確了服務規范,統一流量入口,極大的優化并規劃了入門標準。不管是原有的家政商家,亦或者是想進入家政行業的投資者,都可以輕松加入平臺。有利于實現生活服務業的提質擴容,有質有量的為用戶提供到家服務。
而該平臺也是大眾工匠實現全國規模化的利器,有效的提升了全國規;芾硇。從而進一步推進家政服務社會化,讓更多社會成員能夠享受到家政服務。促進“國內大循環”,推動家政服務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政服務業已進入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近年來政府也從行業提質擴容、發展服務消費、保就業、家政扶貧等多重維度,出臺指導意見與政策。與此同時,家政企業也在針對行業痛點,不斷打造標準化服務產品,優化用戶體驗;積極吸納培訓待就業人員,改善了藍領工人生存狀況。行業人士應當抱以“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心態,直面行業問題,抓住發展機遇。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