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ikTok將與甲骨文等美企達成所謂“合作協議”的消息,受到廣泛關注。從美方給出的信息看,協議單方面迎合了美方的無理要求。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該事件表面上是美國打壓一家中國企業,但實質上關系到國家安全問題。
協議內容顯示,甲骨文可以訪問審查TikTok Global的源代碼和所有更新內容。同時,TikTok Global將掌管TikTok除中國以外世界各地的業務。這意味著美國人通過這一次交易就可以掌控TikTok的全球業務。
“如果我們同意現在這樣的協議,這將觸及我國的安全底線。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退讓的空間。不僅如此,美國將在全球制造一種中國企業是竊取他國數據‘嫌疑人’的輿論氛圍,并為他國防范中國炮制一套對策方案。”左曉棟進一步解釋說,TikTok一事起源于美國政府的國家安全考慮,反映了當前網絡空間安全博弈的新趨勢,圍繞數據控制與反控制的斗爭日趨激烈。
他認為,美政府強推的TikTok交易條款說明美國正極力形成對全球數據的絕對控制,以實現自身絕對安全。但此舉威脅到了中國的網絡空間主權。中國企業的程序源代碼,不僅應該受到國家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還因相關應用的基礎性和廣泛性而要受到出口管控。
除了網絡空間主權,美國的行為還將嚴重破壞經貿規則。左曉棟表示,世界經濟平穩發展需要有成熟的規則約束,如果一個國家動用政權力量去巧取豪奪一個合法運營公司的財產,對國際法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傷害,公平正義將不復存在。
事實上,字節跳動只是一家中國的普通商業公司,美國動用國家力量對它進行打壓,強迫它簽“城下之盟”,但中國作為一個國家,而且同樣是大國,不會也不能屈服于美方的恫嚇,接受一個針對中國企業的“不平等條約”。
左曉棟表示,從短期看,中國政府應該積極出面維護網絡空間主權。長期而言,這次事件暴露出我國國家網絡安全制度尚不健全。這方面的制度應該抓緊完善。同時,除了前不久實施的出口管控制度,還要充分利用好我國已經實施的網絡安全審查等制度。
此外,應該從國際規則層面上加強研究,推動國際社會抓緊出臺一個符合世界和平與發展利益的網絡空間國際規則。“正是由于這一領域國際規則的缺失,所以美國可以為所欲為。我們要防備美國以行動試探底線、以個案引領規則、以事實制造慣例的行為。”左曉棟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軼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