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打卡了嗎?”國慶期間,北京西站的12塊公共大屏上,循環播放著新聞報道《走進北京網紅打卡地粉萌“懷密號”》,邀請游客們一起打卡剛剛開通的網紅“懷密線”。
這期節目,正是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在國慶中秋雙節假期中推出的八集特別節目《走進北京網紅打卡地》其中的一集。
△北京又一輛“開往春天的列車”上線!一路都是好風景
緊扣關鍵詞
“青春氣”與“文化氣”兼具
國慶和中秋對中國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節日,疫情平穩后的雙節更具特殊的意義。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的《“走進北京網紅打卡地”國慶特別節目》在策劃和制作時,緊緊圍繞“網紅”和“打卡”兩個關鍵詞,力爭在短短幾分鐘時間里探尋網紅地背后的城市發展內涵,用年輕化的視角打卡網紅地,讓視頻呈現既有意思更有意義。
本次特別節目全部啟用年輕記者作為體驗者,以深度體驗貫穿節目全程,完成“打卡”動作。在制作方面,特別節目在新聞報道中使用了“穿越機”、“全景攝像機”進行拍攝,以體驗者vlog的主客觀雙視角進行行走式探訪。《“走進北京網紅打卡地”國慶特別節目》用年輕面孔的年輕的視角,展現了疫情平穩后國慶假期北京的活力之美。
北京煙火氣的背后有著厚重的文化歷史基因。《“走進北京網紅打卡地”國慶特別節目》不僅僅打卡“新”,也講述“老”,以文化歷史背景的穿插講述,體現報道的“年代感”和質感,讓這些網紅很北京,讓這些打卡很起范兒,解鎖賞玩北京新姿勢,激發北京消費新動能。
△自制水拓絲巾、茶味巧克力......快來五道營胡同打卡!
聚焦社會熱點
時效性與時代感并重
聚焦北京網紅打卡地,如果只停留在“體驗”的層面,就少了一分“國慶特別節目”的厚重感,《“走進北京網紅打卡地”國慶特別節目》在策劃之初,就站在了全市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的高度,將“促進消費推薦北京,引導內需消費,助力北京經濟復蘇”作為了節目的目標,并貫穿節目創作始終。
報道團隊根據中秋、國慶雙節特點,隨即展開線索選題篩選,精心挑選出了十一前后剛剛開放、營業的景區園區出行線路等打卡地點,基本確定了綠心公園、懷密線、新首鋼、密云水庫、能量城市、五道營胡同、溫榆河公園、大興機場等既緊貼當下熱點,又極具時代感的選題。
△工業風加時尚范,北京這個“網紅新地標”隨手一拍就是大片!
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組織多次選題策劃會,協調落實各項工作,報道團隊在拍攝前,就確定了有景有人有故事的思路,將網紅屬性與時代氣息、節日氛圍有機融合,展現新時代北京人的家國情懷。
雙屏共振
移動端“記錄打卡”互動彰顯社交屬性
為了體現特別節目的互動社交屬性,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聯合北京時間新聞客戶端共同推出“北京最美網紅打卡地”線上征集投票活動:《打卡最美北京,記錄美好時代》。
網友們上傳分享的視頻和圖品,在北京新聞微信公眾號上以多媒體圖文的形式展示,并收納入#打卡最美北京#話題頁。網友們分享的圖片和視頻既涵蓋了天安門廣場、故宮、北海、頤和園、天壇公園等城區著名景點,也包括了五道營胡同、和平菓局、首鋼園、隆福寺等網民新寵, 還包括了大運河公園、玉渡山、西海子、鳳凰嶺、房山紅井路、昌平七孔橋、密云古北水鎮等全市各區網紅景點。除了公園景區,網友上傳作品還包括麗澤、三里屯、CBD等商務地標,也包括貝家花園、堂上村等紅色地標以及清華大學、同仁堂(600085,股吧)老字號、網紅書店等文化地標。
網友們留言說:“看到了很多平常沒見到的北京的美。”、“身處嶄新時代、記錄最美瞬間!”截至10月8日,活動征集作品近700件,其中短視頻作品120多件,活動頁面瀏覽量51.7萬次,最高作品票數3243票。
《“走進北京網紅打卡地”國慶特別節目》移動端與征集活動配套發布,并堅持移動優先,在當天電視《北京新聞》欄目播出前首發,優先通過“北京時間號”進行手機端推送。電視大屏延續傳統主流媒體強大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小屏則突出時效性、服務性、互動性;電視端、移動端互促共進,共同構建協同高效的傳播架構。截至10月8日《走進北京網紅打卡地》系列視頻在BTV新聞新媒體賬號矩陣上總計播放量超過300萬,微博話題 #走進北京網紅打卡地# 閱讀超過520萬,在“北京時間”客戶端瀏覽量40余萬次。
融合報道影響力破圈
助力消費形成積極社會效益
《“走進北京網紅打卡地”國慶特別節目》剛上線不久,記者就接到了北京市重點站區管委會的來電,希望能在交通樞紐的戶外大屏上同步播出。雙節假期,北京西站的客流量達到180萬至200萬,通過西站大屏觸達人數可接近百萬,這也是此次國慶特別節目大屏小屏、多屏多渠道同時發力、融媒影響力破圈的成果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