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爭論十年的西安咸陽合并能否成真?相關部門:無時間表
2019年初萊蕪市劃歸濟南,今年6月長春代管公主嶺市,近日坊間又傳聞武漢要合并鄂州,一時間,城市間優化重組的跡象愈加明顯。
在內陸省份“強省會”戰略之下,省會城市都在強力做大,議論多年的西安和咸陽合并到底有沒有可能?
“傳出武漢要和鄂州合并的消息對我們是有利的,會促進西安和咸陽的合并。”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不過,西安相關部門近日回應稱,“目前,我們在省市各類會議中未討論過西安-咸陽行政一體化,所以更無西咸合并時間表。”
學者建議三分咸陽
當前,全國省份普遍采取“強省會”戰略,突出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西安是陜西省會,卻也是唯一經濟總量沒有過萬億的國家中心城市,其實力與戰略地位尚不匹配。因此,各方面一直希望做大西安。
其中,推動西安和咸陽的合并是做大西安的一個辦法。張寶通就一直主張西安和咸陽合并。早在1999年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之時,他就建議推進西安和咸陽一體化,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
他提出了“三分咸陽”方案,將咸陽主城區、涇陽、三原、興平、禮泉劃給西安;將旬邑、淳化、彬州、長武、富平劃給銅川;將乾縣、永壽、武功、扶風、周至、眉縣劃給楊凌。楊凌、銅川、渭南都在西安一小時通勤圈范圍,可與西安構成大西安都市圈。
2009年6月,《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實現西(安)咸(陽)經濟一體化,形成國際現代化大都市。這個規劃還提出要構筑“一核、一軸、三輻射”的空間發展框架體系,“一核”即西安(咸陽)大都市。
2010年,陜西省在西安和咸陽兩市之間設立西咸新區,舉全省之力推動西咸一體化;2014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西咸新區成為國家級新區;2018年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關中規劃》)提出,構建由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咸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
值得重視的是,《關中規劃》明確提出,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按程序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打造帶動西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張寶通強調,這是國家給的“尚方寶劍”。
但是,西安和咸陽沒有如外界期望一樣實現合并,在這一過程中,其他城市卻迅速通過合并發展壯大。
2011年,安徽地級市巢湖被一分為三,分別并入合肥、蕪湖和馬鞍山,安徽借此做大了省會合肥和皖江城市帶;2019年,國務院批復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和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此后濟南城市排名迅速上升。
不僅如此,今年6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吉林省變更公主嶺市代管關系,將四平市代管的縣級公主嶺市改由長春市代管。未來3~5年,長春將發展成為經濟總量達到1萬億元、總人口達到1000萬、城市人口達到500萬、建成區500平方公里的特大型城市。
近日,武漢市發改委針對湖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20200607號提案有關“鄂州并入武漢”作出回復,也一度引起外界熱議,。
官方稱無合并時間表
由于兩座城市距離很近,加上10多年的同城化建設,使西安和咸陽這兩座城市已經緊密相連。從西安市中心到咸陽市中心不到30公里的距離,車程只需30多分鐘。因此,在民間關于西安和咸陽合并的討論由來已久。
2017年,陜西省為支持大西安建設,將西咸新區劃歸西安管理,形成了咸陽城區被西安市三面包圍的局面。在今年長春代管公主嶺,以及武漢合并鄂州的傳聞之后,西安和咸陽合并的討論又熱烈起來。
今年6月30日,西安市民在人民網(603000,股吧)地方領導留言板向西安市委書記留言詢問,“最近國務院批準了長春、成都一些城市調整擴容,好多城市都抓住了機會做大做強。西咸一體化也叫了好多年也沒見有實質性突破。西安城市區劃調整擴容有沒有打算?具體做大做強西安有無擴容方案?”
對此,西安民政局回復稱,“近日我市在按照國家的有關政策開展調研、擬定方案等工作,因區劃調整工作是一項科學嚴謹縝密的工作,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時間,請您多多理解和支持。”
不過,有咸陽市民今年8月24日也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向咸陽市委書記留言“關于西咸一體化的進展和方案”,詢問是“三分咸陽”還是咸陽全域整體合并入西安市?以及西咸合并有無時間表?
10月9日,中共咸陽市委督查室回復稱:“目前,我們在省市各類會議中未討論過西安-咸陽行政一體化,所以更無西咸合并時間表。“三分咸陽”的說話(編者注:說法)只有個別學者的一家之言,未進入到官方正式文件中。如有變化,我們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該回復還表示,自2017年西咸體制調整以來,我們努力按照“八個一體”要求,全力加快西咸一體化,共建大西安。隨著地鐵一號線三期等重大項目建設,兩市將逐步同城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