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廣州地鐵和深圳地鐵要“牽手”了!貫穿兩大都市圈的第一條跨市地鐵來了。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者:劉美琳)、南方+(記者:譚超)、N視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廣州地鐵了解到,廣州地鐵于10月12日就粵港澳大灣區線網優化客流預測專題研究項目進行公開招標。
招標任務書顯示,重點研究對象為跨市都市圈高速軌道(地鐵18號線、22號線和28號線等),以及與廣州地鐵一體化運營的城際鐵路(廣清城際、新白廣城際和廣佛環城際等)。核心研究范圍為廣州都市圈軌道交通線路線站位周邊輻射范圍。
招標書中關于廣州地鐵22號線的表述格外值得關注。除了已公布的18號線南延至中山珠海、28號線東延至東莞之外,22號線將規劃為跨市快線,延至東莞,并與深圳銜接。換言之,22號線將成為廣州和深圳第一條“牽手”的地鐵線路。
而此前在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大灣區城際建設規劃以及廣州地鐵公布的第三期建設規劃修編中,均未提及22號線延伸。
建設和完善軌道交通,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一環。近年來,“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正在不斷提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廣州已有5條高速軌道擬向周邊城市延伸。2019年12月,廣州市通過審查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提出了高速軌道層次的都市圈軌道交通線路,17號線、18號線、22號線、28號線以及37號線作為市域內的高速軌道,同時又向廣州周邊的鄰近城市延伸。這五條線路將成為廣州都市圈范圍的重要軌道交通線路。
何如此規劃?而廣州地鐵發起此次研究的另一個重要背景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部,都市圈高速軌道與城際鐵路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這背后正是珠三角城市群行政邊界逐漸模糊化、都市圈發展一體化的自然結果。
今年8月,國家發改委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18、22號線延長線、28號線被納入其中,這些線路地鐵將既具備地鐵的公交化屬性,又具備城際鐵路的長跨度、高快速屬性。同時,廣州與周邊聯系的多條城際鐵路也將與城市軌道交通一體化運營。也正因此,擬納入都市圈范圍建設的18號線、22號線、28號線的規劃設計較為復雜,迫切需要構建完善的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線路客流預測模型來分析都市圈線路客流的特點。
值得關注的是,經由22號線和18號線,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的廣州南沙也將成為接通廣州、深圳和東莞的重要節點。據了解,廣州22號線為設計時速160公里的市域快線,規劃之初的重點為加強南沙與廣州南站的快捷聯系。目前在建芳村至番禺廣場段,開通后22號線將利用18號線番禺廣場至南沙萬頃沙的走廊,直接開到南沙。根據研究招標,22號線未來將由南沙延伸至東莞,并與深圳的軌道交通銜接。
22號線或串聯穗莞深重點交通樞紐
目前在建的地鐵22號線,定位為廣州南站快線,將實現南沙、番禺、荔灣與廣州南站的快速軌道交通聯系,并增強廣州南站的綜合交通樞紐功能。該線路運營初期,萬頃沙至番禺廣場段將與十八號線共線運營。
今年8月公布的大灣區城際建設規劃顯示,22號線北延段(芳村-白云機場(600004,股吧))已納入其中。此外,線路在番禺廣場預留南延條件,未來延伸至南沙,不再“借道”18號線。如果22號線“升級”成為大灣區城際,將進一步縮短廣深莞的時空距離,提升都市圈高速軌道的效益。
那么,22號線延伸至東莞之后,將如何走向?據南方日報,在此次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招標公告中未有具體提及。不過,綜合各地此前發布的規劃,可看出端倪。
早在去年6月,《東莞市濱海灣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草案》進行批前公示。根據《草案》的規劃圖顯示,廣州地鐵二十二號線,未來或南延至慶盛站、蕉門、南沙客運港,跨海而過連接東莞,經東莞濱海灣站(TOD)、繼續東延至深圳沙井站,與深圳地鐵十八號線對接,可達高鐵光明城站。
此外,根據2018年公布的廣州白云(棠溪)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建設工程招標文件,地鐵二十二號線地鐵車站土建工程,位于既有京廣線及廣州白云站場西側,這也意味著二十二號線或將向北進行延伸。
從各方的最新規劃,不難看到,二十二號線未來將串聯起廣州白云站、廣州南站、慶盛站、東莞濱海灣站(TOD)、深圳光明城站等穗莞深三地重點交通樞紐。
消息一出,網友都很興奮: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