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微眾銀行企業直通銀行部總經理公立在第八屆中國中小企業投融資交易會上表示,微眾銀行自成立以來持續運用金融科技,積極探索踐行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未來3年,微眾銀行將為新基建、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智能制造等30個重點領域產業鏈提供數字化金融支持,以支持鏈屬企業來帶動產業鏈提升穩定性與競爭力,踐行服務實體經濟,打造小微企業“數據供應網”。
微眾銀行企業直通銀行部總經理公立
以“銀稅互動”為突破口,開啟政企銀合作全新模式
金融支持是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緩解小微企業融資“兩難”是金融機構的重要職責。小微金融服務是微眾銀行基于自身強大金融科技基因,將金融科技"ABCD(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融會貫通的系統性產物。以"微業貸"為代表的小微金融服務,其核心做法包括大數據風控,互聯網產品設計,互聯網科技,數字化營銷等要素,實現"無需抵押、秒級審批、隨借隨還",全線上操作,365*7*24小時的全天候服務,滿足小微企業"短小頻急"融資需求的同時,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2017年,微眾銀行就已確定了以“銀稅互動”為突破口,打通銀稅之間數據鏈路,推出了面向小微企業的“微業貸”,開啟了政企銀合作的全新模式。
他介紹稱,截止目前,微業貸已輻射27個省和直轄市,超過200個縣級以上城市,服務超過150萬戶企業法人,累計放款超過3200億,全國企業有貸戶中7%為微業貸的客戶,每14家企業中就有1家有過微業貸的申請記錄,間接支持近400萬人就業。在“微業貸”客戶中,超過60%小微企業客戶為首次獲得銀行企業貸款,超過70%的客戶來自制造業、高科技行業和批發零售行業,均為實體經濟范疇的小微企業。
在疫情期間,微眾銀行在全國范圍內主動推出降率、減費、擴面、提質和保障渠道暢通等多項措施,惠及約13萬戶小微企業,涉及貸款金額超過300億元。
利用區塊鏈技術提高產業金融的覆蓋范圍
此外,公立還對微眾銀行在產業金融的市場布局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根據銀保監會《關于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導意見》總體要求,金融機構應依托供應鏈核心企業,基于核心企業與上下游鏈條企業之間的真實交易,整合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各類信息,為供應鏈上下游鏈條企業提供融資、結算、現金管理等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微眾銀行供應鏈金融服務開展的主要方式是直接與中小企業對接,中小企業對接微眾銀行提供的軟件對相應模塊進行交易記錄,微眾銀行通過該系統能夠獲得與貸款相關的交易信息和財務數據,以便根據不同的信用資質對貸款企業進行放款。其中,微眾銀行通過區塊鏈技術,以保證所獲數據的真實性。通過系統直接置入中小企業的手段,能夠繞開銀行從核心企業獲取數據的麻煩,使資金和需求直接對接,提高供應鏈金融服務的覆蓋范圍。
通過與相關行業龍頭品牌達成業務合作,覆蓋上下游供應商、經銷商企業的生態圈, 批量觸達小微企業。目前微眾銀行已和超過200余家核心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為超過10萬家上下游小微企業提供了超過650億的授信支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