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經濟特區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要聚焦到這個目標上來。”這就告訴我們,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開啟邁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必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通過經濟特區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奮斗,努力打造“民生幸福標桿”。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深圳是改革開放后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300778,股吧)。40年來,深圳廣大干部群眾披荊斬棘、埋頭苦干,走過了國外一些國際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歷程,創造了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深圳等經濟特區改革發展事業取得的成就,是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廣大干部群眾開拓進取的結果,是全國人民和四面八方廣泛支持的結果。
40年時光變幻,深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奮斗者贏得了人生出彩的機會。人民生活水平“芝麻開花節節高”,教育、醫療、住房等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高質量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在這部壯麗的交響曲中,最生動、最具象、最觸動人心的,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的幸福樂章。
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完成新時代黨中央賦予深圳的歷史使命,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就要以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真抓實干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打造“民生幸福標桿”,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要求,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反復出現的問題出發,拿出更多改革創新舉措,把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社會治安等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同時,不斷推動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建成全覆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補齊公共衛生短板。
經濟特區的滄桑巨變是一代又一代特區建設者拼搏奮斗干出來的。實踐證明,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實踐。在新起點上,只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經濟特區發展的創新創造活力,為各行業各方面的勞動者、企業家、創新人才、各級干部創造發揮作用的舞臺和環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一定能夠匯聚成磅礴偉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作者: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