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能鏈集團宣布,成立能鏈物流,向能源數字化全產業鏈重構邁出重要一步。隨著能源數字化全域深化,全新的數字經濟模型,將打通上游生產和下游渠道,將原本各自分散的生產、流通、消費等供應鏈環節一體化,做到供應鏈柔性化,C2M反向指導生產。
近年來,我國多次出臺相關政策法規,要求進一步降低供應鏈成本;同時,安全事故頻發、分散混亂的線下危化品運輸環節,也在強監管下逐漸向數字化、統一、透明的方向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消費行業的核心競爭力,短期是流量,中期是效率,長期則是擁有優質供給。要么掌握優質供應鏈,要么創造優質供應鏈。能鏈物流通過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能力,掌握能源流通數據和技術,打造現代智能供應鏈,將過往的能源運輸行業從重活累活,變成數據和技術支持下的精活巧活。
能鏈物流的成立,“正是能鏈云上每天近2萬座油站交易數據產生的必然結果。在此基礎上,基于這些歷史交易數據,多家銀行與能鏈達成了深度合作,將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多種低息甚至免息金融方案。”能鏈供應鏈總經理王濤介紹。
能鏈集團成立于2016年,已經形成以能鏈云(團油/快電)、新能源港和能鏈物流為核心的能源數字化黃金三角生態。據悉,能鏈物流目前已有資本計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