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標準立項研討會近日在京召開,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李華出席會議,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信用委員會主任劉棟棟主持會議,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北京工業大學、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國信聯合(北京)認證中心、北京正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20余人出席了研討會。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不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區、行業層面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需要通過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來實現。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對于我國經濟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中,劉棟棟主任介紹了《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標準研制目的、意義和必要性,以及標準的適用范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張婧姝博士介紹了標準的編寫思路和原則,重點介紹了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和指標;與會專家和企業代表圍繞標準定位、框架內容、技術指標、國內外研究現狀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討,并提出了寶貴建議。目前,國內外尚未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相關標準,此標準形成,可填補此類標準的空白。與會專家和企業代表認為,本標準的編制緊密契合“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的精神,適用于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水平評價;本標準通過研究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構建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對企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和分析,可作為企業自我評價或比對考核的參考依據,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提供了指南。《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標準已列入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團體標準立項計劃,下一步將組建標準起草組,開展標準起草工作。
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既能實現對企業發展現狀的科學評價,又是推動企業改革創新、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參照和導向。高質量發展的企業應具有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國際知名品牌,具有行業領先的盈利能力和規模,具有較強的配置資源能力;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是企業提高發展質量的重要支撐,持續推進結構優化,以高質量水平的產品和服務滿足顧客日益增長的需求和期望,是企業提高發展質量的基本途徑。確定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指標體系,也就明確了提高企業發展質量的努力方向,為全方位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指明了目標和方向。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成立于1991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注冊登記的全國性一級社團組織,業務主管部門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多年來,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秉承“民主辦會、規范運作”的原則,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專注企業改革發展研究,積極做好企業改革發展服務工作,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貢獻更多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