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重陽,赤水河清,茅臺(600519)釀酒下沙忙。10月25日,茅臺集團在清澈的赤水河畔,迎來了一年中的重要日子——庚子年茅臺酒節。
重陽下沙,茅臺“十四五”生產質量工作開局戰已在10月17日打響。自2004年連續17年舉行的茅臺酒節,持續用滿滿的儀式感向消費者強化品質,疊加禮敬工匠涵養茅臺精神的文化力,不僅成為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文化傳承的重要IP,更是中國酒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的重要展示窗口。
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代表、非遺傳承人代表、經銷商供應商代表、省級及以上勞模代表、優秀員工代表和媒體記者等1600余人,共同見證了獨具茅臺特色的中國白酒行業年度盛典。本次茅臺酒節還邀請了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徐堅、貴州省酒類流通管理局副局長劉海里、貴州省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王遵等嘉賓前來觀禮。
一、傳承風范 “三獻”禮敬茅臺先輩
晨8時30分,陽光不時隱現,茅臺集團總部辦公大樓廣場周恩來總理金黃色塑像前,茅臺人和嘉賓以方陣整齊排列,肅穆等待大典開始。
“金風浩蕩,天遠氣清。茫茫寰宇,旨酒其醇……美哉茅臺,日月朗照;人間極品,環宇馳名。”上午9時,本次祭祀大典司儀、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王焱以抑揚頓挫的《茅臺賦》,開啟祭祀祖師宗師大典。
隨著《茅臺迎祭曲》聲起,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作為主祭人,首先代表茅臺集團向周恩來總理塑像敬獻花籃,全體參祭人員面向總理塑像行三鞠躬禮。
隨后,茅臺人用源自《禮記》的“三獻禮”——初獻、亞獻和終獻,致敬茅臺酒歷代祖師宗師。
初獻環節,主祭人高衛東緩步走向祭祀臺,將供品虔誠地放在供桌上,向歷代祖師宗師獻帛、獻爵、上香。在他的帶領下,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靜仁,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卓瑪才讓,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代永、劉大能、高山,黨委委員、總法律顧問段建樺,茅臺集團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王莉共同向茅臺酒歷代祖師宗師行鞠躬禮,緬懷先輩。
亞獻環節,茅臺酒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鐘正強、劉剛作為主祭代表向茅臺歷代祖師宗師敬獻陳年茅臺酒。在他們的帶領下,茅臺酒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涂華彬、王曉維,茅臺酒股份公司監事會主席游亞林,集團和股份公司總經理助理彭云、鐘方達、楊鳳祥、汪智明、樊寧屏、蔡瓊慧、楊宗杰、林忠義陪同敬獻。
終獻環節,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祝敏、黔酒工匠汪成作為主祭代表向茅臺歷代祖師宗師敬獻高梁、小麥、凈水。在他們的帶領下,貴州省五一巾幗標兵黃光麗、黔酒工匠葉才虎、甘雙雙;遵義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袁飛;茅臺工匠代表鄔家會、盧洪化、夏國慶、劉玉奎、何家軍、程永華、陳華聰、王紹鴻、姚志東、蔡小祥共同向茅臺酒歷代祖師宗師行鞠躬禮,表達了茅臺人重視原料選擇,恪守產品品質的崇高追求。
三獻禮畢,主祭人高衛東代表茅臺集團全體員工向歷代祖師宗師敬獻花籃,茅臺酒經銷商、茅臺醬香系列酒經銷商、茅臺供應商以及習酒公司經銷商代表、茅臺技術開發公司經銷商代表分別向茅臺酒歷代祖師宗師敬獻花籃,祈禱釀酒生產。
鼓聲和號聲響起,李靜仁緩步走上祭祀臺,以至誠之心恭讀茅臺酒節祭文:“庚子之歲,慷慨當歌。抗疫排難,勇踏坎坷。秋山毓秀,金風有約。節屆重陽,天高地闊。……堅守工藝,永葆質量。工匠精神,立志弘揚。……轉型跨越,任重道遠。鼎新革故,啟后承先。排難奮進,優質穩產。精細管理,更新觀念。市場搏擊,創優爭先。與時俱進,堅守底線。”
560余字祭文,不僅回顧了茅臺歷史,還對今年的大事以及來年目標做了闡述。
在2004年以前,每年重陽下沙的時候,很多老酒師會自發的在家中或車間里進行祈福儀式,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也期盼茅臺酒產質量能越來越高越來越好。為更好地傳承茅臺工藝和茅臺精神,茅臺集團自2004年起,在每年的重陽節之際,組織開展茅臺酒節。
連續17年舉行的“茅臺重陽祭酒節”,源于茅臺集團挖掘整理民間祖輩流傳的祭酒儀式,并經歷史考證所得,旨在傳承祖師風范、光大茅臺偉業,已成為茅臺恪守不變的傳統文化,是踐行“文化茅臺”的重要載體。
二、順天應時 做好做精茅臺品質
茅臺酒具有越陳越香的品質,這得益于獨特生態環境下,茅臺人順天應時,端午踩曲、重陽下沙、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一年一個生產周期。
為什么重陽節成為釀造茅臺酒最關鍵的一天?是因為赤水河的水每年從春季開始逐漸進入汛期,一直要到重陽節汛期結束,整個河水才能夠清澈見底,這個時節才能夠取水釀酒。
所以,重陽下沙不是人為的工藝規定,恰好是茅臺酒釀造尊重自然規律的生動體現。然而,作為中國白酒工藝的活化石,茅臺工藝離不開一代代工匠的傳承。做好做精茅臺品質,更離不開一支對工藝理解更深,更加龐大、更加能戰斗的茅臺工匠隊伍,需要培養更多大師專家和技術骨干,確保把工藝的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極致。
祭祀大典上,茅臺集團特地舉行了嚴謹莊重的拜師儀式,9名來自茅臺酒生產一線的首席釀造師、首席勾兌師、特級釀造師、一級品酒師、一級釀造師、高級技師,分別接受9名徒弟的敬酒并向徒弟贈送信物,行使“戒尺加身”的儀式——一敲頭,頭腦清醒,質量先行;二敲肩,勇挑重擔,傳承工藝;三敲身,身心示范,德藝雙馨。
入職培訓、崗位練兵、技能認定、骨干培訓、師帶徒、金牌班(組)長、茅臺工匠、技術職務,師帶徒是工匠鍛造八步驟之五。今天的茅臺已開始在機制上發力,讓掌握高超釀酒技術的“手藝人”,在行政職務體系之外,還有一條以技術水準為核心的擢升線路,獲得實實在在的尊嚴感和獲得感。
從今年前三季度發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數據看,我國消費市場已經走出疫情帶來的深度影響,并處于逐漸恢復中。茅臺要在雙循環發展機遇中開拓消費新賽道,離不開由最強工匠團隊加持的硬核品質。
從生產質量大會推首席大師終身制,給高級工匠超級明星待遇,到茅臺酒節用最虔誠祭祀禮敬先輩,品質與匠心不僅逐步具象,更將貫穿茅臺發展始終,成為茅臺最堅定的追求、最權威的代言和最核心的競爭力,傳遞茅臺打造百年老店的信念。
拜師儀式結束后,全體參祭人員在王焱的領誓下向歷代祖師、宗師鄭重宣誓。這也是生產質量大會后,茅臺人再次對做好做精茅臺酒品質的莊嚴承諾。
從2004年第一屆起,茅臺集團融媒體中心員工李文強連續多年參與了茅臺酒節拍攝宣傳工作。在他看來,茅臺酒節主要精髓是傳承二字,從年產幾千噸到如今的5萬多噸,茅臺酒廠越壯大,需要的生產技術人才也就越多。通過這些活動讓大家認認真真地跟著酒師學好茅臺酒的工藝、技術,包括精神,確保茅臺酒的產質量達到最高最好,才能夠很好的、一代代的永遠傳承下去。
來自北京的經銷商張磊是第一次參加茅臺酒節,她說,以往都是在線上觀看,今天第一次到現場參與,再一次深度感受了文化茅臺的豐富內涵和無限魅力,是一次茅臺的文化之旅,是一次工匠精神的弘揚之禮,是一次中國民俗文化的傳承之行,更是一次愛黨愛國的生動一課。
茅臺酒節期間,茅臺集團“紅心向黨話茅臺”座談會,“守初心退而不休,擔使命永葆本色”文藝演出等重陽節敬老系列活動也會同步開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