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國際金融報》主辦的“2020國際先鋒金融機構高峰論壇暨頒獎典禮”在滬舉辦。廈門國際銀行憑借在普惠金融領域的深厚耕耘與出色表現,榮膺“2020普惠金融先鋒銀行”獎項。
新冠疫情以來,經濟形勢復雜嚴峻,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業被賦予了更多的期望和要求。廈門國際銀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根據各級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門工作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推出“再貸款專項貸款”、“普惠金融復工貸”等抗疫金融產品,優化“稅享貸”等線上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產品,通過保障授信額度、給予優惠利率定價、加快審批速度等措施,全力支持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據介紹,截至2020年9月末,廈門國際銀行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達328.91億元,同比增幅86%,其中線上小微貸款余額24.4億元,較年初增幅369%。。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國際銀行堅持以創新思維踐行普惠,將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實踐相結合,以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覆蓋率、可獲得性和滿意度,為破解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難題帶來新思路。
疫情發生后,廈門國際銀行利用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與企業ERP系統直聯,簡化了傳統供應鏈融資業務線下提供貿易材料、業務確權及各類憑證交互的繁瑣流程。截至2020年9月末,累計為45家企業審批合作額度,為23家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了信貸支持。同時,廈門國際銀行發揮互聯網金融與大數據風控模型的優勢,通過線上信用貸款產品“稅享貸”等為依法納稅、經營狀況較好的小微企業提供了便捷、高效、智能的線上融資服務,在提升上下游中小微企業融資效率的同時,落實好“無接觸式”金融服務。
疫情期間的小微金融“組合拳”并不是一朝一夕煉成的,金融科技的轉型并非一蹴而就。據了解,近年來,廈門國際銀行響應監管部門號召,以打造獨具特色的科技金融體系為目標,提前布局,持續加快金融科技創新步伐。互聯網服務平臺、大數據應用平臺、智能認知服務平臺、云計算技術平臺、智慧交易管理協同平臺等五大科技平臺與“兩地三中心”的數據中心多活架構,為銀行業務的持續穩定發展構筑了強大的動力引擎與業務連續性安全保障。
得益于強大的產品研發支持,廈門國際銀行近期陸續推出系列新產品,幫助廣大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主,在豐富小微貸款產品體系的同時,有效解決融資難問題。如針對個人經營性線上抵押貸款的“房E貸”、面對小微企業主及個體工商戶的小額信用經營貸產品“興安貸+”以及專門針對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主推出的純信用經營類貸款產品“信用經營貸”(小微E貸)。隨著這些創新產品的密集上線,未來小微企業主及個體工商戶將會獲得更為高效、便捷的融資服務。
2020年是廈門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也是廈門國際銀行成立35周年。乘著新經濟新產業的快速發展,乘著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東風,廈門國際銀行將繼續探索與實踐轉型升級新路徑,盡情施展特色化創新和數字金融科技的力量,通過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持續推進智慧風控、智慧營銷、智慧運營、智慧管理,加快推動全面數字化轉型步伐,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