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深刻影響了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由此引發以蒸汽機為標志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引領柴薪后的第二次能源革命,石油作為化石能源的佼佼者,在“一戰”前后鐵騎突進,“二戰”后更是一日千里。
國際石油供給側相繼經歷了國家石油公司興起為標志的歐佩克崛起以及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美國三足鼎立的局面。當今世界,沙特阿拉伯是全球石油供應的穩定器與調節閥,有過榮光但困境已然來臨;俄羅斯資源稟賦傲視群雄,是在東西方尋找平衡的雙頭鷹;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油氣資源超級大國。
需求側,傳統的西歐以及日本衰微,取而代之的是當今世界石油消費三極——美國、中國和印度,三大國石油消費總計約占世界消費總額的40%,對世界能源消費市場與格局演進及變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及人類環保意識的提高,后石油時代正在到來,天然氣作為過渡化石能源,重要性彰顯,石油供給側三巨頭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美國的天然氣產業發展差異巨大;新能源發展進入黃金時期,《新石油金權——歐佩克式微與后石油時代》一書指出,石油金權的爭奪未來將轉化為新能源金權的爭奪,中國應在新能源發展軌道上擴大朋友圈,合作共贏。
在商言商,國際石油市場的核心構成即煉油、貿易與定價權有其自身運行邏輯與商業規則,美元是目前無可動搖的石油結算貨幣,對美元霸權及其外化形式抽絲剝繭,深入理解,知來路,明去路,方能致遠。
中國在石油衍生品、需求側話語權、戰略石油儲備、國家管網獨立、天然氣樞紐與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建設方面任重道遠,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未來可期,舟山無中生“油”的發展模式值得借鑒。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世界在2020年經歷了石油價格戰以及聞所未聞的負油價,本書第十二章著墨于此,深入淺出地揭示了人們常見的誤解,點出了問題的本質,并針對我國石油行業提出了富有創造性、可操作性的觀點和思路。
作者認為,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全球嚴峻復雜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政治經濟形勢,我們只有充分評估中國石油(601857,股吧)行業在本輪石油危機中面臨的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善于化危為機,下好先手棋,把握主動權,才能成功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新石油發展模式。
資料顯示,本書作者張龍星本科就讀于上海海事大學航海專業,研究生階段攻讀海商法,畢業后即在新加坡從事石油貿易航運工作,具有航運外企及石油央企海內外貿易、營銷一線十余年工作經歷,2019年回國加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后發表了多篇重量級高質量行業原創文章,研判專業精準,迅速引起業界關注;作者張旭畢業于武漢大學,曾作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常駐美國三年,耕耘國際金融市場報道多年。兩位著述者均擁有多年海外工作背景,使得本書具有石油行業上中下游的全方位視角,具有全球視野和中國立場,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中國新石油發展模式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應對之道,拳拳赤子心、殷殷愛國情力透紙背。
誠如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能源研究院院長黃震在序言中開宗明義的精彩點評:“面對當前國際百年未見之大變局,充滿復雜性與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我國要更加堅定地開展國際合作,推進全球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也是本書立意與精華之所在。”(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