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字化時代來臨,一切突然發生。”享譽全球的傳媒理論家道格拉斯·洛西科夫在《當下的沖擊》一書中說,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意義堪比工業革命的重大轉變,企業只有洞悉大趨勢,隨勢而變,才能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贏家。
2020年,在疫情的沖擊下,數字化浪潮以更猛烈的姿態向我們席卷而來,5G加速普及,智慧建筑、智慧收銀、無人超市、人臉識別等數字化場景越來越廣泛,3D打印、物聯網、智慧城市……一個嶄新的“數字世界”逐漸浮出水面。
擁抱數字化,進行轉型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共識,地產領域更是如此。10月23-25日,在由CIO時代學院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行業互聯網大會暨CIO班15周年年會”上,鴻坤集團榮獲“數字化轉型燈塔案例”獎項。近年來,鴻坤以創新引領驅動,技術賦能,應用數字化優化運營模式、促進業務提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擁抱數字化,打造全體系數字化生態,取得了初步成效。
數字地產時代,鴻坤是如何打出數字化轉型組合拳促進企業發展的?為此,我們采訪了鴻坤集團CIO葛現輝,他用專業的視角,向我們介紹了鴻坤大踏步擁抱數字化的秘訣。
“三步走”的數字化階段
數字化轉型在房地產行業是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野蠻發展不在少數,系統上線一個又一個,但半路夭折、真正持續推進應用的少之又少,這種現象很多。長期規劃和長遠眼光對于數字化轉型來說不可或缺,對此,鴻坤有清晰的階段規劃和戰略部署。
葛現輝介紹,鴻坤的數字化轉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線化,也就是將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目前這個訴求已經基本達成;第二階段是數據化運營階段,鴻坤內部進行了明確的分工和責任制部署,確保數字化轉型的成效;第三階段則是智能化,鴻坤也有一些業務在往智能化方向發展。
“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我們希望鴻坤的數字化轉型能夠在房地產行業中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葛現輝說。
數字化最基礎的環節就在于基礎的數據建設,也就是第一個階段,在線化。鴻坤的戰略目標是全產業鏈的線上化和數據化,“從前端的投資、開發建設、銷售、物業、商業、產業運營等各個環節做起來,實時讓管理層看到企業的經營情況,從而制定相應的策略。”
在線化方面,鴻坤首先上線資產管理的數據化,進而再到與資產相關的客戶、業主的在線化,同時將大地產體系的投資、設計、開發鏈條的各個關鍵節點進行在線化,在這方面,鴻坤已經較為成熟。“我們在主數據層面已經將房地產價值鏈條細化到了最小顆粒度單元。”
更難能可貴的是,鴻坤數據在線化的效率達到了最大化,各個部門板塊使用統一的數據系統,底層數據共享,“一套標準、一個入口、一套數據”,不存在信息化系統重復建設的問題,有效避免了重復工作和數據不統一造成的問題。
數據化運營層面,鴻坤有強大的組織保障。在執行層面,鴻坤的信息部門為每個職能或板塊都配備了ITBP(信息部門服務于各個板塊的業務伙伴),每個ITBP要負責本業務板塊業務、需求、方案等所有數據化運營階段的工作。此外,每個業務板塊內部配備了數據運營官,承擔內部的業務在線化和數據化運營工作,與ITBP進行對接合作,同時每個板塊的業務職能負責人作為信息化第一責任人推動數字化工作。
職能負責人、數據運營官和ITBP分工合作,專業互補,推進各個板塊的數字化進程。在決策層面,鴻坤配備了由領導層組成的信息決策委員會。在組織建設上,鴻坤已經做到了全員參與的全流程數字化轉型。
目前鴻坤還在積極推進智能化在各個場景的應用。如與銀商聯合作,推進各個項目的智能收銀,這樣可以大大節省售樓處出納的人力成本,還有業務的搶單模式、線上售樓處、全民營銷、VR看房等等。
以經營的視角看專業
傳統的地產行業與科技有一定的距離,在地產數字化的過程中,如何將數字科技與地產業務進行有機結合、真正將技術投入到應用領域,正向推動公司的經營發展在整個行業中都是不小的難題。技術控、IT人員如果是只專注于編寫代碼、系統開發的“專業派”,實際操作中往往會造成技術與應用的脫節。對此,鴻坤有自己的方法。
“我們對ITBP的要求非常高,要既懂業務,也是技術專家。”葛現輝說。
鴻坤信息部的定位就是要做業務和技術的雙專家,不能只專注于技術忽略了公司的經營和實際情況,“以經營的視角看專業”是ITBP乃至鴻坤整個信息部門都要遵循的基本原則,鴻坤信息部本身就是業務伙伴的角色,既是數據化的構建者,也是數據化運營的賦能人。“要以經營視角看待技術專業到底是為什么來服務的,不能盲目追求上系統的數量。”
在實際工作中,信息部門的ITBP與各個業務部門的數據運營官緊密合作,ITBP長于專業技術,數據邏輯能力強,同時對負責板塊的業務有一定的熟悉和掌握,數據運營官普遍年輕化,是各個部門善于擁抱科技、走在數字化前沿的人,他們長于業務的同時對數字化有很強的接受能力,兩者在執行層面相互結合,優勢互補,在推進各個板塊數字化的同時促進公司整體的數字化轉型。
“數據運營官有完善的考評機制,在績效考核環節數據運營官直接向職能負責人匯報,只接受職能負責人業務指導和監督,有健全的成長機制。”葛現輝說。
除了技術層面的應用要緊密結合經營實際情況,在制度的保障方面也是如此。鴻坤在數字化推進過程中的巡檢標準、獎懲標準等機制方面的建設,也是實時根據經營情況變化的。
制度化運營體系保障數字化可持續推進
任何一項組織模式的變革都要經歷內部改革的陣痛,數字化轉型也是如此。地產行業傳統的管理經營模式已經沉積多年,在人們意識形態領域已經根深蒂固,想要徹底轉變為數字化模式,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經歷長期的轉變,才能脫胎換骨完成轉型。
“數字化的過渡要經歷先僵化、再不斷優化最后固化的過程”葛現輝說。這個過程經歷痛苦是必然的,“以前可能只關注單一的指標,現在數字化就要兼顧多維指標,要在保經營目標的情況下完成任務,相當于套著枷鎖跳舞。”這同時也是一個去制度化、制度再建化的過程。
要保障數字化的可持續推進,就需要一整套制度化的運營體系。對此,鴻坤有著完善的制度保障。“在鴻坤,數字化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斷優化制度,將整個信息化管控的要點和業務相結合,鑲嵌在制度里。”鴻坤在制度方面有明確的細化規定和巡檢機制、獎懲標準,如果沒達到制度規定的要求,要接受相應的處罰等。有了健全的制度保障,才能真正有效地讓數據驅動業務發展。
在系統的立項方面,鴻坤也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如果一個業務部門想上線一個系統,首先要考核業務是否已經運營得很成熟,是不是跑了半年,線下運轉過程中有沒有提取出來痛點。”在立項時,業務職能負責人要匯報業務的合理性、痛點、運轉情況、未來要通過數字化產生的業務價值等信息,由信息決策委員會進行評審,還要參考投資分析等多種指標,立項通過后也有健全的監督機制,運行過程中要進行試點的復盤,評估實施情況。
“集團明確系統上線六個月必須要向企業的管理層做復盤。”這樣,在立項方面,就能充分保障系統運行的合理性,切實降本提效,避免浪費資源、盲目跟風拉低工作效率。“有的甚至要立項三次到五次才能通過。”
系統上線后,要經歷試運行、運行、復盤、階段性復盤的完整階段,同時結合制度的優化,巡檢和抽檢等一系列機制,確保數字化轉型的成效。
目前,地產整個行業的數字化也在不斷向前推進。9月16日,阿里聯手易居推出了“天貓好房”,很多產業平臺也都在通過搭建底層基礎設施幫助房地產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還有地產經紀行業的貝殼找房,通過締造平臺擁抱數字化。
數字化是科技的產物,作為多元化集團的鴻坤,也在這個過程中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以一整套全體系的數字化生態高速奔向數字浪潮,成為鴻坤進一步實現“輕重并舉、降本提效”戰略的有力臂膀。無論是對外客戶服務還是內部經營管理,亦或是四大板塊各個領域的應用,都會在數字化的驅動下,實現更快的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客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