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突破10萬之際,地方性反彈的趨勢也更為明顯。
日本放送協會(NHK)的最新數據,11月2日,日本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89例,累計確診增至102548例;新增死亡12例,累計死亡為1788例。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日本的疫情出現了新的趨勢。原本作為疫情震中的首都東京都地區,在10月底至今,單日新增的確診病例數已從此前的百例放緩至兩位數;但東京都以外的地區,比如大阪、北海道等地的疫情出現反彈。日媒認為,上述地區已對可能到來的第三波疫情嚴陣以待。
在季度經濟展望報告中,10月29日日本央行下調了2020財年經濟增長預期和通脹預期。日本央行將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預期從-4.7%下調至-5.5%,核心通脹預期從-0.5%下調至-0.6%,并且預計短期和長期利率均會維持在當前,甚至是更低水平。
日本央行表示,日本經濟已經復蘇,日本進出口正在回升,與汽車相關的出口暫時增加。受到政府措施的支持,私人消費也正在增加。但經濟活動前景展望和物價都“非常不確定”。此外,還需要密切關注金融體系風險。
今年9月,日本只接待了大約1.37萬名外國游客。受國內旅行打折活動的影響,9月份核心消費價格出現連續兩個月的下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布預測稱,日本今年GDP可能為4.8萬億美元,將跌破5萬億美元的大關。
北海道新增病例史上最高
東京都政府的數據顯示,此前已經連續兩周日增百例的東京都,在進入11月后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呈下降趨勢。其中,11月1日單日確診116例,2日則下降至87例。
而在東京都以外的地區,疫情出現了反彈的苗頭,尤其是北海道地區近日的數據連續攀升。11月2日的新增確診病例中,北海道最多,達96例,這也創了當地自疫情暴發以來日增確診病例的新高。其中,札幌市為北海道疫情的重災區,確診人數占據2日的90%。札幌市政府在2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目前,中老年群體中的感染人數在增加,而這一群體一旦感染最容易發展為重癥。
目前,北海道已將疫情的警戒級別提升。北海道知事鈴木直道2日表示:“這個時候必須采取更加徹底的防疫對策,為了更好地兼顧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活動,這對我們非常重要。”
11月,恰逢北海道旅游的旺季。此前,日本政府已通過一系列“Go To”活動來刺激各地的旅游業復蘇,以期拉動日本經濟。但是,隨著近日北海道地區重新成為日本疫情的震中,一些游客則擔心,北海道當地是否迎來第三波疫情。
對此,北海道保健福祉部官員廣島孝表示:“目前(新增病例)還未達到峰值,但我對此感到強烈的危機感。”不過,他表示,北海道地區的病床數量尚未進入緊張情況。
除了北海道,大阪近日的疫情也明顯出現反彈。11月1日的數據顯示,大阪當日新增確診病例數為123例,多月來首次超過東京。目前,大阪的單日新增感染人數連續六天超過100例。此外,愛知縣近幾日感染人數也呈增長趨勢,引起了當地政府以及民眾的重視。
對于此波疫情的反彈,日本專家學會認為,從時間點方面來看,當前恰逢“Go to”系列活動火熱推廣的期間。而且,與此前感染場所多集中在辦公室、娛樂場所等相比,此波疫情中,大學、物流倉儲地等也出現了群居性感染現象,因此感染源出現了多樣化。
調整疫情危機等級名單
在10月1日日本政府放寬入境限制后,僅一個月后,日本政府又對部分國家和地區下調危險等級,旨在重啟商務往來,力爭加快后疫情時代的經濟復蘇步伐。
根據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10月30日的表態,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新加坡等9個國家和地區位于此次下調疫情危機等級的名單中。這也是日本政府自2月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首次對疫情危機等級進行調整。目前,日本仍然將152個國家和地區列為傳染病危險信息三級警告地區。
據日媒報道,此前,日本政府已開始考慮有條件允許72小時以內“超短期”商務目的的入境,比如免除14天的隔離;活動范圍僅限于酒店、工作單位;不搭乘公共交通等。但鑒于近日來歐美疫情的反彈,這一考慮已被暫緩執行。目前,日本僅與新加坡、韓國和越南三國之間擁有商務人士的短期逗留機制。在這一機制下,日本與上述三國的商貿人士往來可走“綠色通道”。
而此次位列日本疫情調整名單上的國家均與日本有密切的經貿往來。日媒認為,日本2020年度上半年的出口同比減少了19.2%,如果商貿往來能順利進行,將有利于推動經濟恢復。同時,疫情危機等級下調,也將為日本與上述國家恢復正常的商貿往來鋪平道路。
日本2020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公布將定于11月17日。二季度數據顯示,由于恰逢封城抗疫期間,日本經濟出現了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而隨著度過了此前疫情最艱難的階段,近日公布的多項數據顯示,日本經濟正出現逐步復蘇。
日本政府本周還將出臺新一輪的刺激政策。一些執政黨議員呼吁祭出規模約10萬億日元(合955.1億美元)的紓困計劃來緩解疫情沖擊。之前為抗疫緊急需要而預留的10萬億日元資金還剩余約7萬億日元,這將構成此項新刺激計劃的大部分資金來源。
目前,第三輪財政刺激的規模尚未最終確定,但一些執政黨議員表示,肯定不會超過此前兩輪總計2.2萬億日元的規模。他們給出的理由是要避免財政懸崖的情況進一步惡化,此輪財政援助的重點在于幫助企業穩住就業崗位,開拓新的資金來源渠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