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接近尾聲,如果要說今年的關鍵詞,“武漢”必不可少。從年初疫情爆發而后封城,再到率先開啟經濟復蘇之路,武漢值得全世界的尊重,這離不開黨中央的領導、醫護人員舍生忘死和廣大社會的無私奉獻和支持。而作為從武漢市起家,如今已是中國500強之一的卓爾智聯(02098.HK),在疫情期間全力以赴,同樣發揮了巨大作用。
疫情初期,武漢各類醫用防護物資匱乏,卓爾智聯協助卓爾公益基金會啟動跨境供應鏈,聯合卓爾宇航僅用42小時就打通應急醫療物資全球采購通道,從東南亞采購近290萬只醫用口罩、27萬多只N95口罩、21萬套防護服,通過貨運專機運抵武漢,這也是當時全國首個從海外大量采購急需醫療物資,并最早送達抗疫一線的企業。隨后的40多天里,卓爾智聯海內外采購、國際物流、通關、配送等環節無縫連接,高效運轉,先后組織11架飛機,從海內外采購了600多萬件應急醫用物資馳援湖北武漢,緩解了醫療物資急缺的燃眉之急。
從傳媒到地產再到互聯網 上演轉型“三部曲”
在全面復蘇啟動之后,武漢持續受到全國關注。難能可貴的是,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上半年卓爾智聯依舊實現了正向增長:上半年實現營收357.63億元,同比增長3%,凈利潤達2.81億元。然而就是這樣一家經營穩健的龍頭企業,卻是經歷三次轉型才走到今天。
1996年,卓爾創始人閻志以廣告傳媒為主業成立武漢卓爾市場傳播有限公司,隨著2006年卓爾第一企業社區的開盤和2007年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的破土動工,卓爾正式進軍產業地產領域。
如今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已經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商貿物流平臺,經營面積達680萬平方米,現擁有批發商戶3.2萬家,下設30個大型專業市場集群,年交易額達到千億元級別。以漢口北為代表的線下市場不斷繁榮,成為卓爾智聯不斷發展的基石。
漢口北的成功讓卓爾開始復制“漢口北”模式,先后建設了一系列線下市場和產業園區,包括總規劃面積300萬平方米的天津電商城,卓爾在長沙的第一企業社區,以及總規劃面積260萬平方米的荊州卓爾城等,實現線下物流、倉儲的全覆蓋。
隨著互聯網經濟大潮的洶涌而至,卓爾的傳統業務再次面臨挑戰,但閻志不僅沒有抗拒,反而積極擁抱互聯網,并當即提出了公司轉型互聯網的戰略。2016年6月,卓爾發展更名為卓爾集團,這家從產業地產領域做大的公司開始正式走上去地產化的轉型之路,公司逐漸走上B2B交易的道路。
2018年公司迎來了自己的第三個名字——卓爾智聯,并開始朝著成為全國最大的產業互聯網公司的目標邁進,經歷多年的積累,在2018年公司營收翻倍的基礎上,2019年卓爾智聯穩步增長,全年共實現營收728.98億元,同比增長近30%。按照這樣的發展勢頭,2020年營收有望破千億。
從線下到線上 從國內到海外 構建“雙循環”體系
互聯網經濟時代,線下是基礎,線上是主戰場,進軍產業互聯網的卓爾智聯以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為原點,開始了線上與線下充分融合的發展模式。2015年11月28日,卓爾購、卓金服、卓集送三大應用上線,卓爾智聯開始積極面向互聯網轉型升級。
隨后,卓爾智聯又積極拓展線上交易平臺。2016年卓爾收購國內最大的農產品(000061,股吧)交易平臺中農網,正式進軍農業領域;2017年收購化工及塑料原材料電商平臺化塑匯,踏足化塑行業;2018年入股漁業一站式服務平臺海上鮮成為最大股東,與西本股份、第三方專業機構組建鋼鐵及黑色金屬交易平臺卓鋼鏈,B2B交易領域再添兩座“新城”。
隨著卓爾智聯布局國內市場的B2B交易體系不斷完善,其眼光又投向海外,開始國際化之路。2016年卓爾成為跨境電商蘭亭集勢的第一大股東,國際化之路啟程;2018年卓爾智聯與新加坡交易所等機構聯合打造的世界商品智能交易中心(CIC)正式上線,助力國際貿易智能化;2019年與世界五百強之一的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合資成立國際供應鏈金融公司卓紅金服,為國際產業端提供金融服務。
此外,卓爾智聯旗下漢口北進出口服務公司作為全省重點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在“湖北省穩外貿穩外資20條”和“武漢海關優化口岸營商環境50條”的助推下,充分發揮漢口北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境外電商+外綜服業態的優勢,將陸續在湖北全省各市州設立20家線下外貿服務中心。目前,已建成了集海關監管場所、政務中心、外貿服務中心、仲裁委員會于一體的漢口北國際貿易港,并實現外貿全鏈條綜合服務。
目前,卓爾智聯線上布局已經涵蓋農產品、化塑、有色金屬、漁業、跨境電商等行業,成了中國最大的B2B交易服務體系,并且業務范圍擴展到全球多個地區,實現了國內到海外的跨越。這恰恰與今年以來中央多次強調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吻合,前瞻性布局使得卓爾智聯奠定了飛速發展的基礎。
數字化助力 搶占產業互聯網領先賽道
如今進入到后疫情時代,隨著“新基建”正式成為國家級戰略,線上經濟、數字經濟將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驅動下激發出更強的生命力。在此背景下,卓爾智聯正加速研發以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為底層的未來商業交易操作系統,新技術逐漸落地于商業應用,助力卓爾智聯旗下業務平臺更好地為產業鏈上中下游提供智能化、便利化、數字化服務。
2019年,中農網推出的全國首個繭絲區塊鏈項目“Z-Baas”,通過“區塊鏈+物聯網”的手段來解決供應鏈中的信任問題,并通過與眾邦銀行合作,幫助蠶繭農方便快捷獲得相應貨款。該項目和卓爾購開發的“卓鏈聯盟”進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第一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成為首批通過備案的產品。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眾多中小微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數字化能力不足的難題,卓爾智聯旗下各個平臺各施所長,針對行業痛點推出一系列解決方案。卓鋼鏈推出線上支付、卓鋼科技SaaS云服務、票立得、鋼購日日貸、保供E貸、 中鏈E貸等多款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鋼鐵產業發展;化塑匯聯手眾邦銀行開發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助塑貸”首期推出3億元資金,將為2000家以上的小微生產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漢口北對接數十家產業互聯網平臺和直播機構,舉辦了48場直播培訓,實現漢口北商戶線上交易額達23億。
此外,漢口北正在按照“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商貿物流平臺”目標提檔升級,重點打造新武漢展覽館、國際會議中心、眾邦金融港、全球貿易數據中心等12大主題項目,建設總建筑面積1200萬平方米的超大型現代商貿物流集群,重現“貨到漢口活”,構建“武漢國際貿易城”。
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由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卓爾智聯承辦的“2020武漢數字貿易大會”定于2020年11月28日在武漢漢口北舉辦,屆時第十一屆中國漢口北商品交易會、2020中國(武漢)產業互聯網峰會將同期舉行。
大會圍繞數字貿易領域開展交流合作,以國際供需采購、直播貿易、數字論壇、全國產業互聯網峰會等多樣形式,把發展數字貿易作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加快推進數字貿易產業發展,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數字貿易產業,助推武漢經濟“疫”后重振。
借助于數字技術、數字貿易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卓爾智聯或將迎來第四次”蝶變”,產業互聯網這片新“藍海”有望出現“巨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