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1月5日電(記者屈婷、張建新)曾經高達萬元的冠脈支架進入“千元時代”。記者從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獲悉,從冠脈支架入手的首批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已于11月5日在天津產生擬中選結果。本次集采產生10個擬中選產品,冠脈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
據悉,本次集中帶量采購的冠脈支架材質為鈷鉻合金或鉑鉻合金,載藥種類為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采購周期為兩年。醫療機構臨床常用的主流產品基本中選,覆蓋醫療機構意向采購量的70%以上。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國內產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按意向采購量計算,預計節約相關費用109億元。
記者了解到,相關企業積極參與本次集采,共有11家企業參與投標,涉及我國境內注冊上市的26個冠脈支架產品。通過競爭,產生擬中選產品10個,分屬于8家中外企業。醫療機構也積極參與本次集采,共有2408家醫療機構參與,其中年采購量大于500個的851家醫療機構全部參加。首年意向采購量達到107萬個,接近2019年載藥鉻合金支架采購量(109萬個),占2019年全部材質采購量(165萬個)的65%。
對于此次冠脈支架的國家集采擬中選結果,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司長鐘東波評價為:讓老百姓(603883,股吧)得實惠、讓醫療機構受鼓舞、促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據介紹,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是治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流通亂象的重要舉措,是全面深化醫藥領域集中采購改革的關鍵一環。采購價格大幅降低,將顯著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預計全國患者將于2021年1月用上國家集采降價后的中選產品。
新華時評:冠脈支架不足千元,提氣!
新華社記者屈婷
這是一記漂亮的“重拳”,命中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的要害。設在天津的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傳出消息:從冠脈支架入手的首批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讓均價1.3萬元左右的冠脈支架下降至700元左右。
以冠脈支架為代表的高值醫用耗材,由于存在“同物不同名”“同名不同物”等亂象,難以在產品之間比質比價,難以形成行業深度競爭,導致流通環節的灰色利益鏈條始終難以斬斷,群眾對此反映強烈。國家組織醫用耗材集采從冠脈支架入手,正是要在臨床使用較成熟、市場競爭較充分的醫用耗材品種上,以重拳破亂象,釋放深化醫藥領域改革、切實降低群眾藥費負擔的強烈信號。
一個小小的冠脈支架,背后是我國醫藥領域創新和醫療保障工作的長足發展。如一位心臟內科醫生所說,自從有了國產支架,進口支架的價格就從4、5萬元的天價跳水到萬元左右。經過20年的發展,國產支架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在國內市場由國內企業起主導作用的高端醫療器械。這正是此次集采能夠出現震撼低價的前提,也說明唯有發展創新,才能換來“議價權”,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此次冠脈支架的國家集采將需求量的80%拿出來“團購”,由企業競價,讓使用方和供應方“面對面”,成功斬斷了流通環節的灰色利益鏈條。這充分說明醫藥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有可為,必須堅持深化改革,久久為功。
從藥品到高值醫用耗材,國際市場始終密切追蹤中國政府在醫藥領域的改革動向。此次的冠脈支架國家集采,眾多國際知名醫療器械廠商也積極參與,并最終有2家中選。這充分證明了中國醫藥(600056,股吧)市場的巨大吸引力,也展現了衛生健康領域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下的無限潛力。
推動醫藥領域的國家集中帶量采購,注定是一場廣泛、深刻的利益調整。事實證明,醫藥價格虛高并非不可打破的“堅冰”。冠脈支架的國家集采率先“得分”,提氣!(完)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