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為世界各國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提供了良好平臺,連最大的國際組織也循聲而來,期待在此找到合作伙伴。
為了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西旺卡·達納帕拉(Sivanka Dhanapala)在11月2日提早來到了上海。
達納帕拉是聯合國難民署(UNHCR)駐華代表,第一次參加進博會。作為負責保護和支持難民的聯合國專業機構,其在近五年以來,每年全球采購額超過10億美元,并且額度逐年上升,采購額在聯合國體系內達到了第五。
但是,聯合國難民署每年從中國供應商的直接采購額僅為200萬美元(約合1322萬元人民幣)左右,占其采購總額的0.2%。這一微不足道的比例明顯與中國當前國際制造業大國的身份不相符。
也正是這一原因,促成達納帕拉前來參加進博會。除了要在進博會內舉行的中國國際公共采購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他更想借著進博會的聚集效應,會會中國的供應商、聽聽他們的呼聲,為他們提供更多的信息,邀請合格的供應商到聯合國采購系統來競標,為難民署提供更多價優質高的中國產品。
中國企業的弱點
跟聯合國機構做生意,是什么體驗?
匹克國際貿易(天津)有限公司(下稱“匹克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宗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今年公司運送一批聯合國難民署采購的貨物去黎巴嫩,船舶在途時的8月4日,黎巴嫩貝魯特港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大爆炸。“雖然貨物并沒有直接受到影響,但是港口遭到破壞,無法?。”
但是客戶的合同、難民急需的物資,都要求公司想方設法去達成任務。公司緊急協調其他港口,異地卸貨,然后再通過陸路運輸,成功地將貨物運送到聯合國的倉庫中。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聯合國采購對公司在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服務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達納帕拉說,聯合國難民署每年耗費超過10億美元采購一些基礎物資,比如帳篷、廚房用品、太陽能(000591,股吧)燈、醫療物資等等,這些物資最終將會發放到世界各地,服務于全球流離失所的難民。
而放眼聯合國整個機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采購的貨物和服務包羅萬象,總額也相當可觀,是全球商業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聯合國采購總額每年在350億至400億美元左右,其中直接采購額每年約為200億美元(約合1322億元人民幣)。
聯合國采購市場空間大,無收款風險,無貿易壁壘的困擾,通常被視為企業開拓國際公共采購市場的有效途徑。不過對于聯合國采購這塊“大蛋糕”,其實中國企業整體來說涉足的很少。中國企業參與度低,作為直接供應商的企業數量偏小。中國企業在聯合國市場的貿易結構存在失衡,原因主要是國內企業對聯合國采購業務和規則缺乏了解。
近年來,中國企業參與聯合國采購的意識在不斷提高。廈門國貿(600755,股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加入了聯合國難民署的采購系統。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廈門國貿農產品(000061,股吧)中心副總經理黃旭表示,加入到聯合國采購平臺需要層層選拔,對于企業的社會道德標準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企業能夠入選是件非常榮幸的事情。
他說,加入到聯合國采購體系后,可以了解到全新的貿易理念,同時也是學習國際公共采購市場規則的契機,為以后參加更多的國際政府間采購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匹克公司在這領域內,是中國企業中的領頭羊,參與聯合國采購將近20年。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李宗萍表示,對于很多中國企業來說,無論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都可以滿足聯合國采購的要求。
而對于在聯合國采購體系中中國企業占比如此之低的原因,李宗萍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首先是中國企業對聯合國采購體系的不了解。
她說,匹克公司是在1992年成立的,在與非政府組織的業務合作中,了解到聯合國的采購需求,剛介入時也只有很少的業務,幾年后才最終了解該采購體系,成功地加入采購系統,一路走來有一個摸索的過程。
李宗萍表示,此前聯合國對中國的采購也并不是很重視,廠家只能與國外的總部進行交流,而很少與所在地區的聯合國辦公室溝通。
李宗萍表示,聯合國采購體系主要采用的是歐美標準,而很多中國企業的產品缺乏這些認證。此外,在認證的過程中,因為不熟悉國際貿易規則,在認證的過程中沒有選對認證機構,往往是錢花了不少,卻沒有辦到采購方認可的認證機構,走了一段彎路。
期待更多物美價廉的中國貨
進博會前,利用來自中國乃至于全球供貨商的聚集效應,聯合國難民署駐華代表處在11月3日于上海召開了2020年度采購工作研討會。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達納帕拉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過去,聯合國難民署會派遣貿易專家去往全世界各地的會展,與參會的中國供應商或提供中國產品的國際供應商洽談,而此次是聯合國難民署第一次直接在中國召開類似的會議。達納帕拉興奮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通過會議,他們找到了更多有潛力的中國供應商。
達納帕拉說,此次前來進博會,就是希望了解中國供應商在參與聯合國和聯合國難民署的采購上存在的障礙,消除信息知識上的差距。如果這些障礙消除,他相信聯合國難民署在中國采購數量將會成倍增長。達納帕拉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在目前聯合國難民署全球范圍內約10億美元的直接采購額度中,大約有3%的額度在中國進行采購。
達納帕拉說,中國是國際供應鏈中的重要參與者,不可忽視。
達納帕拉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球個人防護裝備最大的供應商之一。
在疫情期間,聯合國難民署總部也通過聯合國機構間采購機制從中國企業采購了大量的個人防護用品發往世界各地,惠及多方。在總額2700萬美元的個人防護用品采購中,有1200萬美元是直接來自中國企業或者由國際供貨商在中國采購的。
他還向第一財經記者特別提到,中國科創也在高速發展,比如在聯合國難民署采購目錄中的太陽能設備,中國廠商就有很多的創新,并且價格也相當有競爭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