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度《哈佛商業評論》中國年會在北京舉辦。本次年會的主題是“商業樂觀主義”。針對當前最熱話題,一共邀請了三十余位前沿商業領袖和管理學者發表主題演講、參與圓桌討論。此外,本次年會還公布了2020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和2020 “鼎革獎”中國數字化轉型先鋒榜。
第一樂章議題為“商業重生與再造”。在主旨演講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詳細闡述了當下對我們而言的重大挑戰,同時鼓勵大家保持商業樂觀主義,從解決時代的重大問題中來創造偉大的商業機會。美團高級副總裁張川認為,新的商業社會既要偏向橫向一體化,也要縱向擴展。橫向一體化例如,超級APP囊括了很多商業場景;縱向擴展是指即擴大產業鏈上下游。
圣象集團首席運營官孫小良對商業樂觀主義做了解讀,他認為“新商業文明”的樂觀主義,之于圣象就是源自于用愛承載,敢于不斷打破固有模式,用數字化鏈接生產制造和用戶,為消費者提供新的體驗和生活方式,履行社會責任,推動行業向前”。平安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執行官蔡方方表示,面對不確定性的世界環境,平安管理提倡的是“基于角色,超越組織”:一是用實踐撰寫經驗,用商業價值踐行使命;二是攜同道者共創,向批評者學習;三是與祖國同命運,與文明共躍遷。
本樂章的最后,《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聯合出品人、主編何剛表示平安集團是中國式管理的樣本企業,希望案例研究能將中國好的管理實踐加以提煉,輸出給更多的中國企業,并邀請商學院、媒體機構、專家一同加入“平安管理研究課題”。
第二樂章主題為數字化新世界。 現場由獎項發起的三方代表共同揭曉了“2020‘鼎革獎’中國數字化轉型先鋒榜”榜單,最終評選出綜合轉型類、單一管理類、技術應用類、管理人物類四大系列獎項以及評委會大獎。 “‘鼎革獎’中國數字化轉型先鋒榜”旨在探索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照亮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之路。
第三樂章為人才經濟論壇。FESCO董事、總經理郝杰表示,在今年新冠疫情爆發的大背景下,討論人才話題更具意義。疫情下,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如“六保、六穩”。同時,日常辦公形式也發生了變化。美國馬里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戰略與全球化、創業中心主席Anil K. Gupta在主旨演講中指出,當今世界的重大變化趨勢,對領導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包括企業領導層級的扁平化與透明化、不斷試錯、數字化進程的加快以及領導者需要反向導師,不自負于自身經驗,向年輕導師尋求幫助。
隨后由惠普大中華區人力資源副總裁徐苗苗、美國鋁業亞太區人力資源總監張西娟、FESCO 副總經理邢穎和主持人《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副主編鈕鍵軍帶來的“新就業形態下的新經濟動能”圓桌對話中,徐苗苗表示:人類變革,無論是技術還是很多觀念變革都是由危機觸發的,在危之后也是機,挑戰之后,要看到機會;張西娟則認為后疫情時代做事有三個關鍵詞:度勢、聚焦、延展。即認清大形勢,聚焦一個可以成為專家的技能,然后在專家技能的基礎上延展自己的能力范圍;邢穎細數了人才市場在后疫情時代的五方面變化:傳統的雇傭關系在發生根本性變化、靈活用工逐漸成為未來就業市場一大趨勢、企業間通過共享用工進行員工余缺的調劑、工作不再只是謀生的手段,更是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途徑。
第四樂章題為實踐派新商業。 對于這個話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勁認為我們目前面臨的危機不是技術危機,現在新技術革命包括數字科技發展已經很成熟了,而是觀念范式的危機。為了贏得新的挑戰,我們要從傳統機械式、還原式、決定式牛頓和笛卡兒體系解放出來。隨后,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毛基業用“基于數字技術的商業”概括了自己對于新商業的理解。在百年未有之變局中,要推動商業的持續繁榮,需要將數字技術作為主要抓手。
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分享了自己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的五件有意義的事情,包括新機制、新青年、新科技、新賽道以及新責任。企業要向向互聯網企業學習,建立合伙人的方式,而不僅僅是金字塔的管理模式。同時,要重用青年人才,注重科技推動企業轉型的作用。緊接著,OATLY 噢麥力亞洲總裁張春作了演講。他告訴大家,OATLY 決定新創一個品類,同時通過針對性的推廣、與同行共同推動燕麥奶品類建設等措施,實現了銷量的增長。
隨后《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編何剛邀請宜信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查蘭獎聯合發起人唐寧先生、企業家顧問,拉姆·查蘭全球唯一合伙人楊懿梅女士一同上臺對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做以闡述與未來期待,并公布了第四屆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獲獎名單。獲得本次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全場大獎的3個案例分別是:泰康保險集團《戰略決定一切》、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數字化賦能業務創新,靈活應對疫情挑戰》、浪潮集團《數字化助力浪潮打贏未來人才搶奪戰》,23個優秀獎和單項獎完整名單也在本次大會上進行了公布。(來源:哈弗商業評論)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