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裴昱 北京報道
10月27日,中國內地免稅巨頭中免集團披露了第三季度季報,當季實現營業收入158.29億元,同比增長38.97%;歸母凈利潤22.34億元,同比增長141.90%。如此幅度的增長,既和新冠肺炎疫情得以控制后市場行情相關,亦與海南免稅額度提升的政策禮包關聯。
不過,尚有更多外界不熟悉的渠道貢獻:近期中免方面開始推行的“離島補購”政策,在其中貢獻了“相當一部分”銷售額。這一通過線上完成下單,通過郵寄產品到戶的免稅經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具備資格”的免稅貨品購買人群。
購買政策的創新,或有一部分原因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免稅正面交戰的日子即將臨近。目前,中國出國人員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中出服”)已經在海南“全力籌建”三亞免稅店。由此,未來的海南離島免稅業務將形成中免——海免、海南兩家國資公司以及中出服海南離島免稅店共同競爭的格局,海南將成為中國免稅業正面交鋒的戰場。
“離島補購”
近日,多位近期曾前往海南出行的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的方式有了新變化。除去傳統的離島免稅購物方式外,出行海南的旅客,在離開海南之后,憑機票也可以在離島補購商城上購買商品,線上下單,商品郵寄到家。
“是以免稅的價格購買的。”一位近期曾出行于海南,并以此種方式購買商品的旅客告訴記者。
多位海南免稅行業人士證實了這一說法,并明確指出,上述所謂“購買免稅品的方式增加”,實際上是中免在海南推出的“離島補購”。所謂“離島補購”,是指前往海南出行的旅客,在離開海南后,仍可憑180天以內的機票,在線上以免稅價格下單購買商品的免稅購物方式。
接近中免的人士向記者證實了這種購買免稅品新方式的存在。
“這個方式中免從4月份就開始做了,當時主要是希望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失去的業績追回來。”一位海南免稅行業人士對記者說。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國際間客流減少甚至停滯,給整個免稅行業帶來重大影響,作為行業巨頭的中免亦不例外,中免旗下的日上免稅、海免等經營狀況大為下滑,整體業績亦受到拖累。
中國目前主流的免稅品購買場景,是口岸免稅和離島免稅。口岸免稅的消費場景包括機場、車站、港口等,但最常見的就是機場免稅店。消費者憑護照和有效的出入境機票,可以在機場免稅店里購買額度范圍內的免稅品;離島免稅,即為海南自由貿易港。
在既有的離島免稅方式中,購買者需要在免稅商店中購買免稅商品,離開海南時,在機場等口岸指定的提貨點領取購買的商品。而在“離島補購”的購物方式中,只要旅客在180天內到過海南,即便是已經離開,也可以以機票為憑證線上購買。
“這增加了半個離島免稅的場景,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客戶群。”一位免稅行業人士評價。
亦有收獲
多位免稅從業人士向記者指出,中免的“離島補購”購買方式,實際上采取了與口岸免稅相似的口徑:今年以來,通過中免所屬日上免稅的APP和微信公眾號,在符合要求條件的出境機票時限內,可以通過線上下單,購買免稅商品,而后通過郵寄方式發貨到戶。
日上北京和CDF會員購是中免今年才上線的小程序,采用邀請制,只有被邀請的消費者,才能在這兩個小程序上下單,價格與機場日上免稅店的售價相當,與“離島補購”的方式相同,被邀請的消費者需提供護照和有效期內的機票信息。
據了解,最初要求出境機票的有效期是90天,后來延長至180天,與“離島補購”當前的“時限”相同,而兩者在推出的時間上,也較為接近。了解情況的人士告訴記者,(離境機票)這個有效期,是經營方向海關方面申請,海關同意后即可執行,在實際操作中比較靈活。
“中免是把口岸免稅場景的范式,也用到了離島免稅上,這也完全說得過去。”一位海南免稅行業的經營人士向記者評價。記者多方掌握的情況表明,采用這一方式購買的免稅品,也須在海南離島免稅的個人額度以內。
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支持政策,有關部門將海南離島免稅額度從原來的每人3萬元,提高到每人10萬元。這直接帶火了海南的免稅品市場,也讓免稅行業走到公眾注意的前臺。不過,接近中央有關部門的人士告訴記者,海南自由貿易港所擁有的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在全國其他地區復制的可能性極小。
記者從接近中免的人士處了解到,“離島補購”的免稅商品購物方式,還是為中免擴大了相應的銷售額。這為中免三季報披露的業績,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10月27日,中國內地免稅巨頭中免集團披露了第三季度報,當季實現營業收入158.29億元,同比增長38.97%;歸母凈利潤22.34億元,同比增長141.90%。
正面戰場
今年9月底,在中國綠公司年會上,海南省副省長沈丹陽公開表示,今年海南離島免稅要賣300億元,三亞一家店就占200億元,很快離島免稅將達到千億規模。沈丹陽在到任海南省之前,曾在商務部任職,而商務部,恰恰是免稅行業的中央主管部門之一。
既有的壟斷格局也將被打破。記者掌握的情況表明,中出服目前正在“全力籌建”三亞免稅商店。此前,中出服擁有免稅牌照,但是,根據牌照經營范圍的限制,中出服僅能經營市內免稅店,“中出服原來的免稅業務很小。”一位行業內的人士告訴記者。
中出服方面已經開始招聘海南離島免稅店的工作人員,其中既包括招采、運營條線的高管,也包括一線銷售和服務的工作人員。同時,中出服還早已在海南設立了兩家公司,分別是“中服(海南)運營總部有限公司” “中服(三亞)免稅品有限公司”兩家企業,“中服”是“中出服”的另一個簡稱,且后者在公司名稱中明顯包含“免稅字樣”。
實際上,在上市公司王府井(600859,股吧)多年之后獲得了一張難得的免稅牌照后,后續免稅牌照的發放,是資本市場、行業共同關注的熱點所在。此前,即有市場消息廣泛流傳,稱海南有第五張免稅牌照發出。現在看,中出服是這張牌照最有力的競爭者。
這意味著,盡管目前中免集團仍然在海南免稅市場有支配性的地位,但是,未來海南很可能將形成中免——海免、中出服,以及海南兩家地方國資公司共同競爭免稅品市場的局面。短期內看,他們撼動中免的可能性都不大,但是,基本的市場競爭格局已經形成,壟斷的局面也已經被打破。
“之前的免稅牌照,從經營范圍到經營方式甚至經營區域等,都有一定的限制,是有區別的,所以,基本上沒有在同一領域的正面戰場交鋒,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將成為這樣一個正面戰場。”一位海南免稅業人士向記者分析說。
最新評論